第354页

而就在这时,从颍川郡传来消息,秦军的大将王贲率领骑军在一夜之间远奔百里,突击段达所率领的韩军。结果段达率领的四万韩军被王贲带领的五千秦军杀得大败,当阵斩杀韩军两万五千余人,生擒韩军的主将段达。而几乎就在同时,韩腾率军攻破了新郑,俘虏了韩王成、严累等一干大臣,而刚刚复国仅一个多月的韩国,就如昙花一现一般,立刻就烟飞灰散了。

张良得知新郑城破,韩国又灭亡之后,也不禁长叹了一声,知道大势已去,不可挽回了。虽然项燕极力的挽留张良,并力劝张良在楚国为官,为楚国效力,同时还保证会在楚王负刍面并保举张良出任上大夫,但张良还是告辞了项燕,并冒险潜回颍川郡,打探消息。

但等张良回到颍川之后,联络到一些幸存的韩国世族,才知道韩王成和参与复国的韩国世族等人己被韩腾全数诛杀,被杀总计达到了两万余人。可以说韩国的世族元气大伤,而有少数逃脱的韩国世族也都吓破了胆,根本就不敢再有所举动了。

见此情景,张良也彻底心灰意冷,知道韩国复国己经彻底无望了,因此才逃离了颍川郡,本来想去大梁投奔高原,但大梁己被大水所淹,又被秦军围困,张良在大梁附近徘徊了十余天,根本找不到潜入大梁的机会,只好转回到桂陵县,耐心的等待着高原从大梁归来。

高原虽然被困在大梁城里,但因为有飞鸟传书,高原也知道韩国复国的举动己经彻底失败,只是不知道其中的细节。高原也觉得十分可惜,如果这一次举事留到关建时刻,该有多好,同时也担心张良的安危,不知道张良是否从颍川逃出来了。而在桂陵见到了张良,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众人相前之后,互相寒暄了几句,然后才进入桂陵县里。

桂陵只是一个小县,人口不足两万人,而这一下孑来了八九万人,小小的桂陵县自然是容纳不下。不过袁选早就接到了高原的通报,因此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桂陵县外扎时了数千个帐篷,供来人居住。同时袁选还筹集了一些粮食车辆,准备从桂陵撤离,转回代郡去。

高原让赵江、鄂崇禹、鲁仁杰三人付责安排士兵、家属居住,自己和袁选、张良、魏增进城。

在进城中安坐下来之后,张良才将这次韩国复国的经过详细的讲说了一遍。

听完了张良的讲说之后,袁选首先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都是什么时候了,还要争权夺利,内斗不止。看来韩国真是没有救了。”

张良苦笑了一声,虽然袁选的话说得并不中听,但一点也没有错,如果韩国不进行内斗的话,也未必不能保住韩国,毕竟现在秦军大部份都被牵制在大梁,进攻新郑的秦军并不多。

而魏增则从张良的话里想到了魏国的情况,其实魏国的情况和韩国不是一样吗?既使是在秦军的威胁之下,也仍然在内斗不止,如果魏国的世族能够齐心协力,以大梁城的坚固,再加上有代军的援助,魏国根本就不会灭亡。因此也可以说,魏国之亡,并不是因为秦军的强大,而且亡于自己的内斗。

高原道:“不管怎么样,孑房能够从颍川平安回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这一次我确实是无力支援韩国,等以后有机会,我一会会帮助韩国复国,因此还希望子房能够尽力帮助我们。”

张良向高原施了一礼,道:“主公请放心,如今在下己无所牵挂,因此从此以后,在下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主公成就大业,以报主公的知遇之恩。”

这时袁选道:“主公,昨天姜桓武在桂陵西南四十余里的地方发现了秦军的行踪,看来秦军很快就会杀到桂陵来,因此我们不宜有桂陵久留,还走尽早离开桂陵,返回代郡去吧。”

高原点了点头,虽然说秦军占领了大梁,但收尾的事情却有一大堆,就是把淹没大梁的水都放干,没有一个月是完不成的。但秦军毕竟兵力众多,完全可以一面收拾大梁的残局,一面出兵收取魏国的其他地方。虽然桂陵离大梁差不多有二百多里远,但毕竟是在魏国境内,而且又无险可守,加上又带着大量的家属,因此还是尽早离开桂陵为好,那怕是先转移到齐国境内去,也可以躲开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