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军中的两万青州军,都是管亥的嫡系。从徐晃开始杀人的那一刻起,就有青州士卒,悄悄的前去向管亥汇报。
杨奉、徐晃看到突然出现的管亥,都是有些不知所措。不跟主帅商议,擅自调兵,这可是犯了军中大忌。
哪怕杨奉有些瞧不起管亥,也不敢在明面上顶撞他。
管亥根本不在意两人的表情,说道:“临走之前,主公就算再三交代过我,说公明有大将之才。让我在行军的过程之中,多多听从公明的建议。”
“我只是一介莽夫,不懂什么大道理。以后但凡遇到这种事情,公明只需知会我一声即可,我一定全力配合公明行事。”
徐晃闻言,顿时羞得满脸通红。直到现在,他才知道,自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正要向管亥赔罪,就听到管亥突然说道:“杨奉何在?”
杨奉浑身猛然打了一个激灵,下意识地说道:“末将在!”
管亥到:“你率领三千兵马,沿汾水逆流而上,看看上游有没有敌军拦截河水!”
“是!”
口中虽然说是,但是杨奉心中多少有些腻歪。本来他瞒着管亥,带兵先去侦察到敌情以后,这个功劳就是他自己的。
但是现在管亥下达了这道将令,纵然他取得了这份功劳,也要分一半给管亥。
看到杨奉,带领着三千兵马离开,管亥才对徐晃说道:“公明,白波谷中有几座大山,我们将营寨转到哪座山上合适?”
没有丝毫犹豫,徐晃就说道:“北面的那座山上,地势险峻、树木参天。若是白波谷果真被水淹没,我等也可以到山上砍伐树木,建造船只。”
“依末将之见,营寨应当安扎在北山上面。”
管亥看了一下白波谷中的地势,忧心忡忡地说道:“若是白波谷被水淹没,大军纵然躲进山中,也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