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关中诸将,能够像王延这样领兵在外驻守一方,一待就是好几年的人,除了王延,也只有陈虎一人罢了。
由此可见,文昭对于王延有多么器重。
王延虽然不是陈氏族人,却也是文昭同乡,在文昭投奔黄巾初期,就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哪怕当初双方立场不同,文昭击败东郡黄巾,杀死黄巾渠帅卜己,逼得王延不得不带领剩余的黄巾北上。
然而,在王延听到文昭下入狱中之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带领一干黄巾军的残兵败将,再次领兵南下,准备对文昭施予援手。
陈旭就是那种有恩报恩,有怨抱怨之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
王延如此行事,文昭自然会毫不保留的信任他,让他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在外的领军大将。
更何况,王延天资聪颖,非常有发展潜力,若是培养得当,日后必定会成为文昭的一大助力。
再加上王延继承了王莽超前的理论,在很多观念上,与文昭有着惊人的相似。
故此,无论如何,文昭都没有不器重王延的道理。
世间没有天生的名将,纵然是那些历史名人,他们很多也是经历过乱世的磨练,才最终成为名留青史之人。
若是给予王延足够大的平台,他未尝不能成为下一个当世名将。
特别是在太行山中,经历过程昱、田丰指点的王延,现在究竟有多大能量,恐怕就连文昭都不得而知。
王延再次落下一颗白子以后,高顺只得无奈地丢掉手中棋子,苦笑说道:“我又输了。”
高顺这个一手组建陷阵营的名将,这个不苟言笑的将领,此时尴尬的样子,倒也极其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