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页

“不知明廷又是以什么为依据,断定钱财定为李文所窃?”

“按照律法,此二人都有作案动机,乃是犯罪嫌疑人。他们既然已经承认自己盗窃的事实,完全可以将两人一同判刑啊。”

张既却是轻轻捋了捋胡须,也不直接作答,反而问道:“不知阁下以为,这天地之间,为何要有律法?”

文昭微微一怔,继而说道:“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人生于天地间,都有自己的欲望,若不以律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百姓又岂能安定的生活?”

张既却是低声呢喃道:“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

他反复品读了几遍,这才抚掌叹道:“好一个‘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道出了人之性情啊。”

“阁下大才,既自叹不如!”

华夏的哲学中曾经说“人之初,心本善”,却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

然而不管是“本善论”还是“本恶论”,都非常注重后天的教育以及熏陶。

由于心底道德的束缚,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就连那些大奸大恶之辈,亦是如此。可事实上,仍旧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违背了本善的思想。

故此,才有人说人性本恶,只是这个恶念一直会隐藏在内心深处罢了。

文昭所说的那句话,出自于后世的《圣经》。

原文乃是: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却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

不同的人,自制能力亦是不同,这才有了律法的出现,用以强行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文昭只是随口引用了一句话,却被张既如此赞誉,当即脸色微红。

他谦逊地说道:“先生之才,胜吾十倍,某又如何敢与先生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