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于大明而言,漕帮属于朝廷的伴生帮会,正因为有大明朝存在,漕帮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在现阶段,这个帮会并没有造反谋逆的需要,从帮会上下,于谋反也自是持反对态度。

金长龄坐镇龙门,身为龙门巡检司巡检,乃是个九品官身,也是这漕帮河南分舵的香主。

漕帮的位阶高低与普通帮会颇有不同,一省之内,以分舵为最大,概因船行水上,以舵为尊,而一舵之内,又以香主为最高。因为开香堂祭祖师时,香主烧头一柱香,代表于帮会之中地位最为尊崇。

金长龄靠着身上的官身,与官府上面应酬的好,掌握着龙门水路,每年怕不有几万两银子进项。于这河南水路上,也算得第一条好汉,赵九雄不管怎么看他不顺眼,也知道凭自己的身家,实在是斗不过他。

前两年金长龄看上了赵九雄的闺女,想纳她做个偏房,赵九雄嫌金长龄年纪太大,并未答应,两下也算有了过节。这回有了这档子事,他可就不会放过,一听说是谋反的事,他将铁胆一扔“若是捉拿这些反贼,我漕帮愿意做先锋。我最近新收了些弟兄,都是有胆子敢拼命的,只要您一声令下,我立刻就组织他们动手拿人。”

“这且不急,我估计金大香头也未必是真想造反吧。说不定这些人就是江湖上的汉子,与你们漕帮是江湖朋友,漕帮也是受了蒙蔽。只要你们积极补救,我锦衣卫方面不会和你们为难的。”

赵九雄听他这么说,脸上的神色变了几变,忽然道:“若是查到金长龄走私火器铠甲,能否钉死他是谋反的罪犯?”

“火器铠甲?有多少,在哪交割?”杨承祖一听这两样东西,人打了一个机灵,大明朝现在于兵器上管的不是太严格,民间武人多有刀剑。但是依旧禁止持有强弩、火器、铁甲、旗号等物件以及各色长兵,这些东西江湖人依旧是没有。其中铁甲和火器,又比起强弩更为紧要,差不多谁有谁死。

自从白衣贼之乱后,大明严防民变,连江湖人带兵器也多是携带短兵,如果谁敢携带长兵走江湖,要么就是有过硬的门路,再不然就是没到地方就被官府拿了。这还只是刀枪等物,火器铁甲,这就足够抄家灭门了。

赵九雄也是横了心,要借这个机会搞掉金长龄,再者他也怕事闹大了,把自己牵扯进去。

“这事说来,也是我们漕帮的财源。你也知道,我们漕船夹带货物比起普通船方便一些,一般官军不会检查,水师营里我们也有关系。前些时,江南那面有大贵人想要购买军械还有金砖,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在军卫里有路子,可以拿到货。但是拿到货之后,必须通过我们的漕船,才能运到地头。”

“说实话,我们运禁物也不是这一遭,但是这种禁物罪过太大,我们也有点含糊,就是金大香头下了命令,说是让我们帮着运货。当然,各路的弟兄得的利益不少,这生意也做了不少回,就拿我来说,我也运了不止一次。可是你一说这造反,我这心里可不塌实。我们只是想赚点钱,可没想过反对朝廷啊。”

“那九爷手里还有没有运输军械的船只?这个案子若是办成了,可是一件大功劳来着。到时候我肯定为九爷请功,保您个功名。”

赵九雄一听到功名,两眼一亮,他手里有钱,倒是能打点个官职。可是这种官职一般来说虚的很,而且想要买到,也得费尽力气打关节,往往疏通的费用比起得官的费用还要大。若是立了这个功劳,那授官可是实打实的。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这运输军械的事赚的是多,可是漕帮要想活下去,首先就得是天下太平。如果狼烟四起,刀兵乱动,我们又去哪赚钱?我如今是有家有业,有田产有铺面的人,我现在要的是太平世界。如果一打仗,我这样的人肯定是要倒霉的。所以我希望灾民多些,灾民越多,我就越能赚钱。但我也会赈灾,现在码头上的苦力,有许多人称我一声赵善人。这当然不是因为我善,而是因为我知道,那些灾民如果找不到粮食,就会自己想办法。不管是砸粮行,还是抢东西,最后他们的目标,都会选择我们这种有钱人。我舍粥,就是因为我要自保,跟善不善的没什么关系。”

杨承祖挑起了拇指“九爷,您这老江湖,实在令我这样的小字辈佩服。您这脑子好用,思路清晰,将来肯定能执掌这河南水道,成就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