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阴兵借粮?这……子不语怪力论神,此等事体牵扯重大,一个搞不好,可要受害。”

“军门,这事若是一二人言,自不足信。可若是陕西文武,皆做此言,又容得人不信么?再者说,这军粮的事,不是老军门一人的事,是陕西文武所有人的事。难道他们还能脱的了干系?唯有如此,所以这份奏报需要所有人联名附署,到时候大家共进同退,至于谁不可附署么,那自然就是大家的公敌。”

军粮问题跟天灾无关,完全就是人祸。这种人祸既包括偷卖粮食的蛀虫,也包括出卖自己团体的内鬼。这种联名附署的方式,与其说是让大家共进同退,不如说是类似山贼的投名状。只要在这上联过名,就回不了头了,只能把自己绑定在这乘战车上,从此坚定阴兵借粮这个说法。

郑阳在极短时间内,就想明白了其中厉害,抬头看看杨承祖道:“此计大善,但不知,杨百户你是否也在附署之内?”

第二百二十章 了局(七)

郑阳问这话时,表情十分平和,就仿佛在问,你吃饭了没有,或者你过的好不好之类普通的问题一样,没有任何反常举动。但是杨承祖知道,这个问题只要回答的不对心意,或者说稍微有一点犹豫迟疑,那么等待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条。

既然要把整个陕西的文武都绑在这部战车上,那自己又有什么资格置身事外?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这个东西就像洋投名状,自己不交这个投名状,就算不得自己人。既然不是自己人,又全程参与此事,那还有什么权力继续活下去?

事实上,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件事里的牵扯,秦王的面子,马昂与自己到底是什么关系,有太多的变数和拿不准,怕是郑阳早就要下死手了吧。能在边地掌兵的人,哪有好心眼的?

他一笑道:“卑职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我不但要列名附署,还要写一份详细的经过,证明此事确系阴兵借粮。”

西安街头,郝青青如同一个小姑娘一样,在街上一蹦一跳的走着,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明知道分别在即,她更希望抓紧这一点时光,让这段时间过的尽量甜蜜一点。

杨承祖手中大包小裹,已经拿了不少东西,可是郝青青购物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纵然有知了分担,可是那些东西,还是快把杨承祖压成个山。

“早知道下次就带四个跟班出来,都挑力气大的,这样就不怕扛东西了。”杨承祖嘴里抱怨着,又问知了道:“你拿的了拿不了?拿不了说话,就放我这,我是练武的,身体比你好多了。”

“谢谢掌柜的,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没这么娇惯,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的。”知了红着脸,对杨承祖道。

这次查抄毕春的家,除了将他的家私抄掠一空外,韩月儿的儿子也被救了出来,总算让韩家骨肉团圆。

以往毕春能挟制韩月儿的一条重要因素,就是他控制了韩月儿的骨血,现在儿子被救出来,韩月儿大为感激,还主动提供了不少毕春的罪证。只是人已经死了,这些罪证其实是没什么用的。

“我说,你姑姑恨不恨我啊,毕竟毕春也是她的饭碗来着,这下全毁我手里了。如果她恨我,我也不怪她,人之常情么,只是她有她的立场,我有我的立场,这本来就没办法统一的,不能强求。”杨承祖将一个包袱向上举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