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接着就是一个浑厚的嗓音,用蹩脚的官话回答道:“别动手,我们只是行路之人,来到瓦岗寨这里,看看风景,没有恶意。如果不方便的话,我们这就走。”说话之间,那一人多高的荒草阵阵动摇,似乎已经动上了手。

“住手!”刘娘娘大喝了一声,草丛恢复了平静。那名满面皱纹的老太监从草丛内走出,来到刘良女面前施礼道:“夫人,是有两个行路的,要往这边来,老奴怕他们路数不正,想动手把他们拿下。没想到,这两师徒会功夫,不过没关系,您再给奴婢点时间,定能打发了他们。”

“不必了,我想他们未必是坏人。如果真是坏人的话,他们现在要做的是跑,而不是像个傻子似的在那站着。把两位请过来吧,我要看看他们。”

这两人一老一小,年纪偏大一些的是个身形中等的中年汉子,生的一张黄面,五官很是英武。而另一个年轻的身材高大,红面蚕眉,一对凤目,面貌有几分像是庙里的关王爷。

两人都是一身粗布衣衫,头上戴着斗笠,脚上穿着麻鞋,打着裹腿,一看就是走长途的。在肩膀上挑着扁担,里面放的大概是自己的行李。

那年轻的红面汉子看年纪不过十六、七岁,比杨承祖还要年轻一些,年轻气盛,似乎对那老太监颇为不满。很不服气的握紧了拳头,随时准备与他再打上几回。可是看到刘良女这等绝色妇人时,他的怒气就都变成了腼腆与不好意思。

他本来就是一张红脸,可是这时候,就连脖子也红了,老实的将头低下去,丝毫不敢抬头,与这美妇人对视。那位中年汉子,也知道这美妇人不是等闲人物,自己师徒似乎有点太冒失了。

他双手抱拳,深施一礼“在下同安李三,带着弟子来河南拜访几位朋友,增些见识。知道这瓦岗寨乃是当年瓦岗军一干好汉聚义起兵之处,就带他来看看,不想冲撞了几位贵人的大驾,还望这位奶奶不要见怪,我们这就走。”

“同安……”刘良女一副回忆的模样,半晌之后道:“那里好象离这里很远呢。你这师父对徒弟倒是不错,带着他走这么远的地方,倒是个爱护弟子的。这一路不知要花多少盘缠,这路引,又是怎么解决的?”

“回奶奶的话,同安离这里是不近,我是搭了条海船过来的。我有几个乡亲到北方做生意,捎了我一路,路费没花多少。至于路引么,在下在衙门里还有二三故交,这路引……还是开的出的。”

那老太监双眼紧盯着李三,冷森森道:“你懂功夫?似乎是少林一脉?”

“老人家,您的功夫才是真好,我的两下子在您面前提不起来。在下不过是学过几天粗笨拳脚防身而已,出门做生意的,学些功夫,防身用的。这功夫或许是少林功吧,我也说不好,当初师父教的时候,也没说明白。”

刘良女嫣然一笑道:“大家相逢就是有缘,刚才是一点小误会,大家都不要放在心里了。李老师请坐,我这里带了些香茶点心,请你和你徒弟来喝一杯,算是我给你们赔罪可好?”

“不敢当,这位奶奶太客气了,理当是我们陪不是才是。志辅,把咱带的金骏眉拿出来,给几位贵人尝尝鲜。这茶叶也算不上好,不过是今年的新茶,别处不大容易喝到,乡下人,没啥拿的出手的,还望奶奶不要嫌差。”

见那名腼腆的年轻人从自己带的行李里拿出个铁盒,又从里面倒出茶叶茶壶以及水囊来,接着就要去升火煮茶,那老宦官道:“这茶,夫人可不能喝。”

“韦老,您也不用太过把细,我看他们师徒不是什么歹人,这人我信的过。再说在你老面前,难道还有别人害我的份么?这新茶,可是不容易喝到,就算是我的相公,怕也没怎么喝过新茶,我正好要尝尝,如果味道好,就向李老师买点,给相公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