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还撑的住,我要跟你一起进去。”冷飞霜摇摇头,紧咬着牙关,跟着杨承祖回了审讯室。她的功法对谢遵这种知识丰富,有着完整的自我逻辑认知体系的人无效,只好在一旁安静的看着。
谢遵的面色也不大好,大概就在方才冷飞霜离开时,锦衣卫终于开始对他用刑。这帮人都是个中高手,表面上看不到丝毫伤痕,可是滋味比起夹棍都难受几分。谢遵年事已高,就算精神好,也不代表能熬刑。加上最近这段时间心力交瘁,人已经濒临油尽灯枯,再挨这么几记暗手,面色已经很是难看。
他是个聪明人,能在生意场上混的,做人的圆滑也是有的。通常情况下,他会避免走到这种极端情况里。可是事到现在,彼此都没有留手的空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格局。
就算他有什么说什么,也多半难免一死,现在已经没什么可在意或者需要保全的,他的态度也变的决绝与强硬起来。虎死不倒威,即使成了阶下囚,米王依旧是米王,于气势二字上,依旧是分庭抗礼,不落下风。
见杨承祖进来,他猛的一下站起来,用手指着杨承祖“今天你胜我败,成王败寇,老朽任你发落无话可说。可是你别在这里装出一副好人的样子,菩萨心肠、清官、为民做主,你也配?在宁波,你以昌儿的安危为要挟,糟蹋了老朽的孙女,难道当我不知道么?她才十六岁,又有什么罪?难道她不是无辜?你跟我讲慈悲?你对我谢家可有慈悲二字?”
杨承祖摊摊手,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谢老爷说的是,你孙女……味道还不错。她自己送上门来,求我睡她,大家是一场公平交易,买定离手,谁也怪不得谁。好人,清官,我从没想当那些,我是酷吏,始终都是。才子的名声,或是什么万家生佛之类,是别人送的,我不稀罕。于我而言,只知道为万岁做事,尽忠报效而已。你想骂只管骂,我不会生气的,就算全南京城的人都在骂我,我也不在意。大家聪明人,纠结这些有意义么?从你勾结蒙古人,勾结倭寇那天开始,就该想到会有今天。你的孙女就算不被我睡,将来也要发卖教坊司,将来难免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你和她都得学会习惯。别激动,坐下吧。”
王邦奇身边两名高大锦衣卫过来一左一右按住谢遵肩膀,将他的人强行按着坐在了椅上,谢遵的员外巾落在地上,一头梳理的一丝不苟的银发,也有些凌乱。
“勾结蒙古人,勾结倭寇?你可以去兵部查一下,壬午之乱里,谢家宗族子弟为国效力征战沙场,殉国者六人,伤残者十七人。我们谢家为大明流的血,一点也不比别人少,所谓的勾结,只是生意而已,在生意人眼里,只有得失利益,至于和谁做生意,并不重要。”
“包括和敌国在内?”
“所以说你是官府的人,不是商人,在商人眼里,是没有敌国这个词的。商人讲的利,谁能给我们利益,我们就把东西卖给谁。谁的开价便宜,我们就买谁的东西,天下的事,说到底就这么简单。谢家自宋至明,传承数百年,改朝换代的事见的多了。天下无不亡之国,如果你出身在一个几百年历史的家族中,就会明白你对家族的责任,以及家族对你的恩惠。在你饥寒交迫时,朝廷不会对你有什么帮助,最多只会给你一口饿不死的粥,只有家族才会帮你走出困境。宋亡元兴,元灭明代,你要老夫忠于大明,那老夫倒要问你,我为什么不能忠于大宋?即便是洪武天子,当初又何曾忠于龙凤天子?”
王邦奇等人高声呵斥,几名锦衣又待上来行刑,杨承祖挥手止住他们“不必如此,人死不记仇。谢员外是聪明人,也明白自己这次死定了,所以愿意落个硬骨头的下场去死,也不愿意跟咱们合作。这种心情我很理解,对于这样的铁骨,其实我素来是佩服的,大家不必为难他。我相信,谢老爷会跟咱们的,毕竟谢家有一个宗族在,这是他放不下的事。谢翁,如果我告诉你,你的表现够好的话,我会给你家留下几条血脉,你说你是死硬到底,还是会与我合作?”
“留下血脉?就凭你?”谢遵的目光里,带了几分轻蔑“老夫是皇亲,你可以对我用刑,可以抄家,可以伤害我的家人。但是断我的案子,你不敢,你也不配。发落我的权力,在京师,不在你手里。而我敢保证,京师里不会对我明正典刑,杀了皇帝的亲家,朝廷面上亦无光彩。你们可以杀了我,但绝对不是经过三法司审问,所以我只会身死不会族灭,他日谢家,依旧是江南名门,而你,却注定死无全尸!”
第八百零六章 米王之亡(三)
他所说的死无全尸,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恫吓或威胁,毕竟谢家有着深厚的人脉,谢遵自己在江南也有许多朋友。在这个大义面前,没人敢站出来说话,但不代表从内心里不同情他。只要谢家有人在,总是有报仇的希望,有人就有情分。有朝一日,他们找到机会,还是可能站出来,在其他的场合,帮着谢家后人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一般人不愿意得罪这种名门望族,也在于此,你很难真的一下子把他打死,但是结下这种大仇,将来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受到这家人的报复。如果是为了私仇,或许可以不顾一切,为了公事,谁又犯的上?
谢家在外宦游的家人,这次都没受到清算,很可能最后只是针对谢遵这一房进行发落,不伤其他房头,也不怪谢遵如此笃定。他当初不惜血本,想要与皇家联姻,既是为了弄个皇商身份,也是想依靠皇亲的关系,让人不敢查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