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页

嘉靖连忙赔笑“母后放心,如果不是大哥帮朕,这次,也没那么方便,就打下了那些人的气焰。这份功劳,朕从来没有忘记过,也不会听信一些人说几句,就对大哥做什么。王守仁这个人,是心学首领,做学问是好的,打仗也有一套。朕本来是想重用他,可是现在,他带头上这种不知出处的本,那就是自己毁自己的前程。就让他在广西,好好的打岑猛,打不好,就革了他的前程。”

杨承祖的杨记在广西虽然还没有彻底铺开,但是有岑璋这头老狐狸的协助,在广西的工作进展的比较快,于广西的地理,物产,民风,都掌握了不少。就算是在十万大山里作战,也不至于像过去一样,成了聋子瞎子,有力使不出来。

现在朝廷国库充足,广西那边,王守仁带兵的手段是有的,岑璋也肯出力,想来取胜没什么困难,也就没人在意这事。当杨承祖说了闻香教事,说是想要自己走一趟之后,嘉靖反倒是皱起了眉头:

“大哥,京里的事情有点多,你现在走,三弟也不在,朕自己怕是应付不过来。你娘子人没事就好,至于闻香教么,朕派个人,去帮你敲打一下他们。再不成,就把这个教门铲平,免得他们不知天高地厚。”

“陛下,闻香教的教义始终是称颂万岁恩德,不信鬼神信天子,若是把这个教铲平了,在民间对您不利。再者,我们把它立起来,就是为了用闻香教给万岁收拢人心,若是把他们铲平了,这些愚夫愚妇,难免就被妖人所迷惑。臣这次去收闻香教,既是要把那些想藏在后面的人揪出来,也是想顺手,去解决一下靖字十营的事。他们既然已经到了三边,就算是落入咱们的夹袋里,臣这次去走一趟,正好把那件事,做一个了结。早一天把这事处理妥当,万岁也好早一天,收复河套,开边拓土。”

嘉靖听到十营新军的事,也就想到了李福达,那个人如果真的混到了大明军队体系里,还坐上了太原卫指挥使的位置,确实就是个大问题。但是杨承祖刚立大功,就要调出京外,他还是有点不舍,这件事当天并没有议下来。

两日之后,来自三边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兵部,随后就送到了天子案头,这一下,嘉靖却是不得不下决断。

汉人赵全,于三年前在板升起兵,转战三载,现统带汉人部众二十万,意图回归朝廷。并献上火器图纸数十份,以为进献之礼,请朝廷给予安置保护,不至使二十万生灵埋骨边关。三边总制杨一清不能擅自决断,请天子下旨处置。

这种事关系重大,汪鋐还在广东并没到任,原兵部尚书金献民又已经辞官而去,现在的兵部,还处于无主状态。嘉靖就连想找个人商议,也找不到大臣,最后还是只能找杨承祖过来。

看到赵全这个名字,杨承祖忽然想起,自己已经忘了这个同为穿越者的家伙,没想到几年下来,他居然还活着,而且混到了这一步。但是看到他的要求之后,他摇了摇头,于他而言,即便是白莲教主李福达,也有可以饶恕的空间,这个赵全,却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宽恕的。他,注定要被处死。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再遇圣女(一)

“他先是投奔了衮必里克酋,后投奔了博迪汗,再后来,趁着草原被咱们闹的天翻地覆,各路头人忙着抢地盘,抢牛羊,抢人口的时候,他带着汉人起兵。以汉人的大救星自居,把博迪打出了大板升城,自己占领了那里,号称奉天元帅,又称是宋太祖转世,在草原上,很是闹了一通。”

由于有了和蒙古的秘密商道,想从那里搞些情报,也比过去变的容易了许多,事实上,蒙古人的保密意识并不强,真正有了渠道后,搞情报比在腹里地区要轻松的多。杨承祖真的需要调阅这些东西时,只一个上午的光景,就把所需的材料,都拿了过来。

这上面是几年来,杨记商队与蒙古交易过程中,从蒙古头人那里获得的情报,经过简单的筛选,就找出了和赵全有关的一切。

“他的人开始确实很能打,板升城又大又坚固,他手上还有一批火绳枪,很是打了几个胜仗,在草原上威风也搞的很大。但是他的脑子不好,非要去搞什么人人如龙,又是财产私有,又是选拔,还要搞什么官兵一视同仁,不许有高低之分。他们的物资本来就不多,这么一搞,很快就挨了饿,再后来,就是汉人主动开了城门,放了蒙古人进城。他所谓的放弃板升,实际是被打跑的,这几年他一直像个幽灵似的,在草原上转来转去,找到机会就做一笔生意,发一笔财,趁着别人没缓过来,又继续逃到别处。这次提出内附,多半是混不下去了,更为关键的是,这里恐怕还包藏着其他祸心。”

杨承祖指着情报“他在板升时,就着力宣讲无君无父,世上不该有天子,又讲人人平权。好在那时是在草原上,听讲的都是蒙古人,随他怎么说,与大明都没有什么关系。可如果赵全来到大明,也这么一讲,万岁还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