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确定仍然让何栗为海州知州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抚周铨了。

虽然确定周铨不会恼羞成怒,可是必要的安抚还是必须的,这是为政之道。

“如何安抚周铨?”赵佶不是个沉稳的性子,怎么想,便怎么问了。

“官家责骂他一番就行了,对他太过客气,他反而要疑神疑鬼。”

“责骂?”

“对,官家就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家事不靖,怎么还有闲功夫对朝廷的人事任命指手画脚!”蔡京说到这,老头儿顽皮地笑了起来,倒象是个老小孩。

赵佶一听,不免哭笑不得:“太师,你这是在他伤口上撒盐啊。”

“非是伤口上撒盐,他与辽国公主之事,也到当断则断的时候了,长久拖延下去,官家总不希望,如此人才,归于外国吧。”

赵佶眯着眼想了一会儿,缓缓点头。他忌惮周铨是一回事,但若周铨真的跑别国去效力,他只会更为忌惮,甚至是畏惧。

试想辽国得了周铨,其国力大增之下,大宋会面临多大的压力!

“那就这样了,其实,周铨倒是个好女婿,太师家中可有合适的女儿?”

“臣幼女也已嫁人,并无合适女儿,否则此待佳婿,怎么能让其落入旁人之手!”蔡京一脸垂涎模样。

其实没有适龄的女儿,还有适龄的孙女,但是蔡京很明白,周铨如今的实力,若再与他联姻,恐怕赵佶连觉都会睡不着。

“官家倒是有合适的帝姬。”末了,他补充了一句。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建议赵佶,用公主来解除周铨的隐患了。按大宋惯例,周铨娶了公主,就只能居于京师,他与外界的联系就会受到限制。只不过在周铨明确属意于辽国公主的情形下,这种手段,会不会适得其反,赵佶也拿捏不住。

“那就如此吧。”赵佶思来想去,好一会儿,有些无奈地道:“如太师所言,如此佳婿……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