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页

督军[校对版] 普祥真人 2350 字 2022-10-21

苏寒芝道:“二嫂回了家里,大概是去说项,想让敬泽公对我们保留一点体面。现在自制军正府,闹着要抄家,没产,还用兵封了珍珠泉的巡抚衙门。好在我们的东西都存在银行里,倒也不怕他们拿。”

“放在巡抚衙门也没事,他们想拿,就拿,反正将来拿了我的得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得给我吐出来。敬翁想怎么干,我就由他去,不管他。”

他转头吩咐道:“凤喜,去把霍虬叫来,我有命令给他。”

赵冠侯此时也看到站在门首的玉美人,向她招手道:“过来,正好也有事跟你商量,你也可以帮个忙,帮我放一把火,烧一烧……”

邹宅之内。

陪同邹秀荣来的,是暂摄山东臬司大印的邹敬斋。赵冠侯给他捐了个道台,又上奏折密保,想来实授臬司为期不远。可是如今山东实行自制,官制一律革新,旧有的大金体制屏弃不用,他这臬司自然也成了泡影。因此对于其兄,他也颇多不满

“族长,这次的事,我是绝对不会支持你的。以你手上目前的实力,还想在山东搞什么自制,这不啻于以卵击石。山东一镇又一协的新军,你到底能号令多少?就凭借几家民团,不要说抵抗新军,就是防营,你难道就能对付了?”

邹敬泽并未理会兄弟的发怒,而是看着邹秀荣“肯回来了?被丈夫休了,不回到家里,却住在珍珠泉,这成什么话?这如果是在前些年,是可以沉塘的。你如果肯回家来住,和思远就闹不到今天这个地步,很多话,我也可以对你说明白。其实,思远和柳氏的婚事,我是知道的,这件事,是我们计划的一部分。”

“计划?”

“没错,就是计划。柳家有八百名家丁,是民团里力量最大的一支。山东这地方,在赵冠侯的治理下,官强民弱,又有禁枪令,民团没有多少力量。八百人,已经是一支举足轻重,足以动摇山东局势的武力。可是要想拉柳家做同伴,就得付出代价,这场联姻,就是代价的一部分。”

“原来您老人家,早就是兴中会的一员?”

邹敬泽摇摇头“并非如此,我加入兴中会的时间,比思远还要晚一些。我知道,葛明必要有流血,流血就要造成破坏。我们生意人,图的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这样才好做生意在山东搞葛明,搞暗杀,我第一个要站出来反对。有很多人称我是老顽固,守旧派,不少留学生骂我是老而不死,可是他们却没想过,我若真是个守旧派,又怎么会送女儿去海外留学,又怎么会答应女儿自己挑丈夫!”

邹秀荣点头道:“女儿很少见到,像您老人家一样开明的家长。山东士绅之中,目光见识能比上您老人家的,也没几个。您和冠侯是极好的伙伴,他在山东办实业,您老人家助力甚多。没有您老人家支持,他的政令也没那么容易推广”

“办实业,与办咨议局一样,都是于国于民大有好处的事情,我自然要尽全力支持。即使是那些女校,我虽然不赞成,但是只要能对国家有利,也不会反对。我曾经想过,先做议长,再到京里做议员,以议会制约皇族,让那些旗下大爷,再不能为所欲为,皇帝也不能凭一己好恶,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以这种不流血的手段,来挽救这个国家。可是,等到皇族内阁一出,我就知道,自己错了。那些旗人,从头到尾,就是设了个骗局来骗人。不管是九年立宪,还是五大臣出洋,说到底,都是骗局一场。行的是缓兵之计,无非是要百姓全都安心做顺民,不要起来造反,方便他们为所欲为,作威作福。我搞山东自制,为的不是自己拿权,更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救山东、救中国,让我们不再受洋人的欺负,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要救国必要葛明,要救国必要排女真。我们山东这次是天赐良机,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或许我会失败,但是我还是想要试一试,让山东的父老乡亲看到一个条路,一条可以救国自救之路,不用非要指望着朝廷来救我们。我们自己,才能救自己!”

邹敬斋道:“族长,你这话说的不对,要说救山东,冠侯这几年在山东,办实业,兴贸易,练强兵,修水利,才是真的救山东。你们现在搞的这些,我只有一句话说,胡闹。”

“兄弟,你是候补臬司,自然这么说了。可是你问问秀荣,商人们是想要个朝廷,还是想要泰西那样的正府?不管你信不信,我都得说,行刺冠侯,并非出自我们的授意,刺客也不是我们的人。我其实一直想和冠侯合作,实现山东自制。正如你所说,他在山东搞了很多善政,我也觉得他是能员,如果由他来管理山东,于百姓大有好处。所以我心里选定的山东都督,始终是他。秀荣,你今天来,我也正要问你,他的伤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