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页

众人按照皇帝的疑问,看住地图板:确实,伽色尼汗这明显是舍近求远啊,为什么不直接出赫尔特城,直接配合大公平王的中路正面呢?

莫非伽色尼汗和大公平王貌合神离?

“不,不,肯定有更合宜的理由。”高文不愿意如此草率,他隐隐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做。

倒是赞吉给出了理由。

原来赫拉特要塞的群山河谷里,生活着个伽色尼的附庸“古尔部族”。古尔也是突厥族群,世代定居在那里,处在塞尔柱与伽色尼的缓冲带当中,骁勇善战,特别擅长制甲、养犬和山地战。

随后赞吉告诉皇帝,这个古尔族先前还和伽色尼汗闹出过很大的矛盾,现在伽色尼汗之所以不走赫拉特山地行军,大概是害怕古尔会动摇叛离他,这样的话这位在险峻的山地里就很危险了。

毕竟敌人也根本不是铁板一块的。

“很好赞吉,把古尔和伽色尼的恩怨给朕说清楚了!”高文十分高兴,大声要求道。

第25章 先正后奇

原来古尔族所居的山地里,还盛产宝贵的绿松石,但却被伽色尼宫廷盘剥无度,双方怨恨由来已久。就在约十年前,古尔王库特布·阿拉丁·哈珊得到了伽色尼宫廷的指令,前去坎大哈一带帮助其平定叛乱,结果又不明不白地死在战场上,故而库特布之子也是现在的古尔王伊兹·阿拉丁·侯赛因,已对宗主国抱有极深的戒心和仇恨,有时候也会派遣密使来向塞尔柱诉苦,并称若是伊斯法罕给予他合适的条件,他愿意起兵反抗伽色尼。

但后来因塞尔柱苏丹惨遭刺杀,而今又遭到了东方天灾军团的入侵,所以对古尔族的诉求始终未能重视。

“很好,古尔就是个逆转局势的关键所在,你们之前不能关注,现在朕来关注!”高文大气豪壮地说到,接着他指着地图板上赫拉特城所在的位置,“诸位看,古尔族和赫拉特位置如何?”

“相差没有多少。”众人一目了然。

“那赫拉特城和伽色尼城呢?”高文又指着地图板,众人见到,若是赫拉特城不保,那么骑兵只需疾驰二三个昼夜,就能直驱伽色尼的王都。

塔波和科布哈即刻有所悟,塔波当即表示愿意授予古尔王伊兹“埃米尔”的头衔,而科布哈则趁机要加上“阿塔伯格”和“赫拉特总督”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