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有虎贲军老兵才有的狙击步枪,江北军也有。淮安的七万虎贲军和八千海军炮兵大概有五万把狙击步枪,而对面的江北军似乎也有几万把。
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这种装备比望远镜制造难度更低,在十九世纪以前就出现了。但是十九世纪前的滑膛枪精度很差,瞄准镜毫无意义。所以瞄准镜真正出现在实战是在美国内战中,那时候线膛枪已经开始列装部队。
在后世的美国,基本款的瞄准镜只有几十美元一个,十分便宜。基本上只要能生产望远镜,就能生产低倍数的瞄准镜。
所以李植发明瞄准镜这种东西后,荷兰人很快就学去了,并把生产方法教给了江北军。
韦老大发现,这一次,战场上的敌人武器和虎贲军差不多。
当然,虎贲军有很多敌人没有的武器,比如虎贲军有大概八千把后装步枪,全部武装给选锋师的精锐,射速极快。
但在堑壕战中,射速其实不能彻底扭转战局。堑壕战是一种防守方极有优势的战争形态,即便是装备后装步枪的选锋师精锐冲上去,也顶不住江北军士兵的一排冷枪。
五万老兵杀进淮安战场中,不但没有改变战场的天平,甚至还停留在防御状态。江北军甚至时不时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韦老大看到战场上摸索过来的江北军士兵,骂道:“小的们,都给我瞄准了!”
一个排三十二个人都举起步枪站上了小板凳,瞄准了摸过来的江北军士兵。
实际上,经过一年多的堑壕战洗礼,江北军士兵们的战术素养大大提高了。这些士兵在三百米外猫着腰前进,不断在战场上寻找掩体,走的是复杂的之字形。这样的前进方式,让虎贲军射手很难瞄准他们。
但是虎贲军老兵的射术不是吃素的。
李植极为强调打靶训练,韦老大手下的老兵几年下来打了两、三千发的靶子。这样的训练下,虎贲军的老兵比后世的解放军普通士兵射术更高。即便是在三百米上打运动的靶子,也有相当的命中率。
韦老大吐了一口痰,喝道:“开火!”
噼哩啪啦的枪声响起,韦老大这边的壕沟上冒出了几十朵火花。
惨叫声顿时从远处响起,摸索过来的几十名江北军士兵有两、三个人被打中,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