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除了三位“总揽”总督之外,所有的总督被都解除了兵权。
最高军部和各大地区的统帅府接管了总督的地方军队,大量的权力被收归到最高长老会中。
最高评议会和帝国政监院的触角终于能深入各大州,州长也开始在各大州设置。
更多的总督权力,被分摊到了州政厅中。
土皇帝的格局彻底消失了,李龙兴迅速解除了贸易壁垒,统一了各地律令,废除了地区制,统一使用帝国的规范,禁止地区私自加税。
直到如今,帝国才像是一个整体了。
各地的商品开始无障碍的流通,原本属于总督的利益被分摊,而随着李龙兴的《禁止权法案》的推行,使用职权干涉经济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民间经济空前的活跃起来,帝国公民再也不用担心他们辛辛苦苦积累的家产被掠夺一空,再也不用担心好不容易起来的产业被强行占据,更不用担心遭受无妄之灾,死无全尸。
随后,李龙兴又开始严格管理帝国的官吏制度,明确升降级原则,强力破除裙带关系,更加放开帝国平民考入帝国官吏的门槛。
将三年一次的帝国大公考改成每年两次,并更新了淘汰机制。
这使得部分集团对帝国官吏的垄断被打破了,长老的权威远远不如昔日,但他们的权力依然极高,只不过是许多事情以前可以明面来做,现在只能转入暗面了。
李龙兴扩大社会福利和指定最低工资的行为也严重损害了帝国贵族集团的利益,《经济振兴计划》只是偏向民间,对他们没有任何助益。
帝国公民权更是破坏了各大奴隶集团的利益,原本吃香喝辣的老板现在纷纷开始哀号起来,原本活得不知道有多滋润的官吏更是开始集体反对李龙兴的新政。
但是,他们的反对被平民们反对,亿万人的声音总是比一小撮人的声音要大。
李龙兴趁机开始改革帝国国会,要求帝国国会成员中要有民众。
这击穿了他们的底限,李龙兴遭到了有史以来声势最浩大的反对,皇派内部也出现了大量反对者,连李凛月都一时无法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