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将笔放在笔架,裴旻气得拍案道:“这是第几次了,杜宾客干什么吃的。”

继任裴旻先前的兵部主事道:“第九次了,吐蕃贼寇,实在可恨。”

去年吐蕃入寇,大唐、吐蕃彻底绝交。吐蕃也没有了顾及,开始频频劫掠陇凉一地。他们就像狼群一样:在野地里远远地撒出百十人成群的小股游骑兵队。遇到了可以消灭的敌人,骑兵队直接攻击;而遇到大股的猎物,则直接避让躲避。

凉州薛讷坐镇,吐蕃并未有讨得好处,镇守陇右的郭知运也是一员宿将,也没让吐蕃占什么便宜:唯独洮州一地却如一个深坑。

归根究底还是卖国贼杨矩做的孽,他将河西九曲地无偿送给了吐蕃,而河西九曲地临靠洮州,就如一个先天的跳板,能够自由出入洮州。

短短年余间,吐蕃九次劫掠洮州,不但破坏春耕,捣毁田地,乱杀百姓,如今更是胆大的袭击运粮队,实在可恨之极。

为了应对如此局面,洮州刺史短短一年间换了四任,却无一人能够改变局面。

如今的洮州刺史是杜宾客,也算是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却不想依旧让吐蕃肆虐为祸。

裴旻无心再管募兵一事,想着洮州面临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只是当初薛讷攻取洮州时,他正好为王海宾正名,返回了长安,并不知洮州的地理情况,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忽然裴旻心中一动:洮州如今人人避讳,岂不是自己的天赐良机?

心念于此,裴旻心中有着小小的激动,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入宫。

裴旻作为李隆基最为器重信赖的外臣,出入皇宫几乎不存在任何阻碍。

李隆基正在太极宫处理政事,盛世的气象已经初现,正是乘胜追击打造更好局面的时候。这位李家三郎,一天大半的时间都在批阅奏章,了解天下改革的情况,得知裴旻的求见,毫不犹豫的将他请入殿内。

“见过陛下!”

李隆基笑道:“无需多礼!”看着面前这位依为臂膀的重臣,心底越发的欢喜:比起姚崇的满心鬼胎,裴旻身兼御史台、兵部两处重任,却从未有拉帮结派之举。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良臣之气。

“静远此来,可是为了二次募兵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