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李隆基双眼一亮,笑道:“那朕倒要好好见见……”他话还未说完,却听宫外有人传报:“陛下,裴刺史有书信传来!”

李隆基毫不犹豫的道:“快将书信递上来。”

高力士快步走出殿外,将书信取来递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看着信中内容,突然“噗嗤”一声,笑出来道:“静远这也是太胡闹了!艾雪特好歹也是吐蕃的使臣,将他关进猪圈里,像什么样。”他继续看下去,笑容却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些许愤怒,将书信看完,长叹口气道:“静远,当真是用心良苦!”

他对着高力士挥了挥手道:“黄幡绰下次再见,朕没心情了。将礼部尚书,吏部侍郎一并叫来,有事于他们商议。”

不多时,礼部尚书、礼部侍郎皆到堂下。

李隆基将裴旻的信给了他们。

礼部侍郎正是裴旻的忘年交贺知章,见信中前半段裴旻的“胡闹”,不免忍俊不禁,待看到最后,神色肃然,道:“陛下,可是想由臣等去接待吐蕃来使?”

李隆基颔首道:“不错,吐蕃赞普不甘他们的勇士受辱,朕又何尝甘心朕的子民在吐蕃受辱?与他们别说什么仁义道德,就如裴刺史信中所言,要想要回俘虏,拿我大唐子民来换!”

第三十一章 欢迎回家

经过礼部与吐蕃使者的长达三日的细谈,最终以两千受困吐蕃的大唐百姓,换取裴旻手中的吐蕃兵士。

在洮州裴旻得到如此消息,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跟封常清了解河西九曲情况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谈论到他的牧奴生涯。

牧奴在吐蕃大多都是战俘,最低贱的存在,甚至比不上畜生栏里的牲口,不但住在牲口栏里,主人还可以随意打杀。

封常清当时还说过一事,一牧奴在放牧的时候走失了一头羊,直接给吐蕃活活打死。

听到这事的裴旻,当即就对封常清道:“若有朝一日,我能杀上青藏高原擒得吐蕃皇室!我不会杀他们任何一人,我要将他们全部关在畜生栏里,当做猪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