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这样他能够推卸责任,将罪过推卸到失职的将校身上,他的罪过就会小一些,甚至于置身事外。

现在是他能否成为河西节度使的最关键时候,他不想自己的政绩出现任何污点。

历史上杨敬述也是这般做的,因为没有裴旻的存在,薛讷去世的更早,而杨敬述更是成为河西节度使。

突厥侵犯甘凉诸州,将杨敬述打的一败涂地,落花流水。

杨敬述将自己的部下拿出来顶锅,依照他的战败,就算杀头亦不为过,但他凭着各种推卸责任,虽被削去爵位,可仍是检校凉州都督,没有给去职。

传令兵有些吓傻了,都不知怎么回答。

再说他也不好回答。

突厥来的太突然了,一方面凉州军大多沉浸在失去薛讷的悲痛中,另一方面杨敬述的完美防线太过复杂,提线式操作,反应完全要慢上半拍。

将官甚至要看杨敬述给他们发的指示书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失去了一个将官面对敌时自我的应变能力。

这操作太复杂,配合难免有些失误,不够默契。

各种情况一发生,完美防线可谓破绽百出,漏洞百出。

他们本就是受奇袭的一方,自我一乱,应对起来,更成问题……

结果就是这样,不堪一击。

杨敬述指令根本就不可能落实到位……

要说错,前线所有人都有错,但毫无疑问,罪魁祸首就是杨敬述。

传令兵面对如疯似狂的杨敬述,哪敢如此回答。

“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