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王忠嗣恩威并施,凭借个人超凡的武艺,外加出类拔萃的治军统军之能,任是将犯人、雇佣兵整治的服服帖帖,唯命是从。
西北天冷,虽是春季,依旧为冰雪覆盖。
尤其是附近的祁连山春不象春,夏不象夏,即便是六月天都有下雪的可能。
这天一大早,王忠嗣一如既往的领着一队骑兵出了守捉,巡视各地的烽隧。
这烽隧就是烽火台,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故而得烽隧之名。
而负责守护烽燧,勘察敌情的叫做烽子。
烽隧是这个时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算现在大唐、吐蕃缔结盟约,少年老成的王忠嗣却没有半点的掉以轻心。
除了训练守捉里用来抵御来敌的兵士,就是勘察烽隧的情况,确保烽隧能够及时的传递讯息。
来到最靠近当金山口的烽隧。
在烽燧顶上早已发现他们踪迹的兵士,将王忠嗣引进了烽隧内部。
“昌宇、邬瑞、华冬,辛苦了,没有什么异样吧!”
王忠嗣轻易的就叫出了在烽隧里烤火休息的三个兵士的名字。
对于王忠嗣这位年青的上司,一开始昌宇、邬瑞、华冬三人是有些抵触的。
相比上任守拙的宽松,王忠嗣就如恶鬼一样。
时不时就来查岗,还将他们编入训练小组,接受严苛的训练。
但随着时间的累积,三人也为王忠嗣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对之敬重有佳。
昌宇是这个烽燧的烽头,回禀道:“倒有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