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裴旻觉得《旧唐书》这方面的评价太过夸张,反倒是欧阳修的《新唐书》里的评价,较为中肯。
“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中材之主确实贴切。
裴旻发现自己想来想去,居然就选出这么一个枣,还是李亨的儿子。
实在寒碜。
裴旻原来一直觉得只要李隆基不变,盛唐会一直繁华下去,成为真正的帝国,不在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而今李嗣谦给废,裴旻却发现了后继无力的情况。
李隆基将近三十个儿子,历史上居然没有一个表现出色的。
别说是优秀的君王才,连中材都没有。
“也许,有漏网之鱼也不一定!”
裴旻带着几分苦笑的摇着头,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过于操心了。
李隆基正当壮年,而自己也是年富力强,再奋斗个三四十年,绝无问题。
那个时候,别说李家第三代,第四代都出来了。
真不信找不出一个出色的继承人?
裴旻也不再多想。
不过关心时事的并非是裴旻一人,张九龄亦是其中之一。
张九龄在京多年,也有诸多好友,得知了太子李嗣谦给废,特地找上了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