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原本还想装着一副王者风范,一看东北张康意欲造反,瞬间心底一颤,面露惧色,手中奏章都抓不住,掉在了地上,惊呼道:“这张康要反,这可如何是好?”
吉温闻言,眉头微挑,他的出现,满朝文武没有几人欢迎的,唯独张康派人送了重礼,用心结交,他可不信张康会谋反?此刻说道:“会不会有假?据臣所知,张康对朝廷忠心耿耿,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焉能造反?”
李琰也强压着惶恐,说道:“这些都是安思顺的一人之言,他没有证据,只靠着片面话语,不能断定张康谋反。也许是同僚相互攻讦也不一定……”
李祎沉声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臣觉得,理当做好应对准备,另外将安思顺召入长安,亲自听他陈述。朝廷也要做好应对措施,避免真有其事。”
王晙、杜暹一并道:“臣附议!”
源乾曜、李元纮也认可了李祎的应对方式。
李琰见庙堂诸相一致同意,本能的选择了顺从。
第四十一章 毒杀,罢官,应对
吉温离开了庙堂,辗转就来到了十王宅李亨的住所。
吉温是李琰的大舅子,但他跟李亨走的更近。
他能有今日地位,也是李亨给他出的主意。
裴旻入主辅宰,以尚书令这样的雄职,威临六部,张九龄、宋璟这样的能臣干吏,负责尚书省的事物。
吏部官员的调配审核,皆经过他二人之手。
宋璟是天下一等一的治吏能臣,对于官员的审核,格外严苛。而张九龄也是政坛上的一股清流,曲江风度名噪一时。
面对他们两人的把关,庸碌贪墨的无德之辈几无担当大任的可能。
吉温有才无德,自无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