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页

他必须要把今后的发展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到,然后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让这个世界,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到汉人的未来。

这个时候,蓝烟透过车窗看到大街上有人推着自行车望着车队,惊讶说道:“自行车也有了?”

“瞧你说的,汽车都有了,自行车会没有吗?”

蓝烟瞥了他一眼,抿嘴笑道:“好像当初自行车还是我提醒某人的吧!”

“你我夫妻一体,何必分彼此。”朱瞻基笑了一句,又叹气道:“这就是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弊端,大明依旧缺少提升对普通人研究兴趣的方法。”

因为朱瞻基的疏忽,大明是在出现汽车之后,才开始研发自行车。

有了发展方向,也有相应的技术,自行车的制造其实非常简单。

可是,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指望朱瞻基啊!

朱瞻基想要改变这些,却发现,虽然专利法已经实施多年,人们都有了私有财产保护的意识,并且把技术也当做了是一种财富。

但是因为大明的阶级分明,人们最大的兴趣依旧在读书做官,当兵上面。因为这两种的发展体系是已经完善的,能让人看到发展的未来。

技术改进,工业发展,这个方面,因为缺少土壤,只有一小部分人有这方面的兴趣,才会向这方面发展。

因为这些方面对天分和兴趣要求比较高,大部分人虽然知道技术也能改变命运,却缺少勇气来改变,或者说不愿意拿未知来换稳定。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老百姓们依旧习惯了种地为生,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大力推广以后,一个人能耕种的田地大大提升。

以前粮价低廉,老百姓种地无利可图,所以想做工。

可是以前一个人种十亩地无利可图,如果种一百亩,两百亩呢?这又比做工强了。

朱瞻基惊讶地发现,如今的大明,竟然开始向后世美国的农场主们的方向开始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