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微星电池(日本)有限公司在1994年底,得益于anycall电讯采购大量的充电电池,和渡边三郎不遗余力的“成本削减计划”与所谓的“管理改善计划”,竟然当年年底实现了盈亏相抵的局面,赢利指日可待。这让日本的管理界大跌眼镜,人们开始纷纷谈论渡边三郎的“成功经验”,似乎已经忘了仅仅几个月前他们还在贬斥渡边的一系列标新立异之举。“成本杀手”是渡边三郎刚刚得到的一个“绰号”。

当你失败时,一切都成了你失败的原因,而当你侥幸成功之时,不管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一切又都成了你成功的理由。正如这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话题(一)

李思明的儿子李小明在1995年春节前才回到深圳,距离上次离家近一年的时间。1994年的整个暑假他都没回来,似乎已经乐不思蜀了。

他的爷爷奶奶实在是太想念孙子了,以至于二老在1994年千里迢迢地往山东跑了三次,每次都是带去大包小包的东西。这让李思明和妻子杨月都觉得把儿子送到山东求学也许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

将近一年未见,李小明的个头长了不少,个头直往上窜,以前在自己眼皮底下倒不觉得太明显,这次一别一年,李思明感觉到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

“小明啊,你看上去个头长了不少,也比以前壮实了不少。山东果然都是大汉啊!”李思明一见面就拍拍儿子的小胸脯。

“那当然了,爸爸,我天天爬山,那山再高,我一口气就能爬个来回!”儿子挺着胸,用充满骄傲的语气说道。

“那你暑假怎么没回来?不会将这个家忘了吧?”李思明故意问道。

“学校暑假有活动,要半个月。我想我要是回来,一来一回就耽误时间,再说深圳夏天这么热。”儿子回答道。

“那你老实说,你没有想你妈,当然还有我?”李思明追问道,“可别告诉我你都忘记自己姓李!”

“嗯,有一点想。”儿子挠挠头,腼腆地说道。

“只有一点?”李思明很不高兴。

儿子见李思明面色不善,补充了一句:“但我觉得学习更重要!”

“哦?你这小嘴,还挺会说的嘛!”李思明恼道,“看在你孙奶奶的面子上,我就不跟你计较了。你有没有调皮,不听孙奶奶的话?”

“我没有,孙奶奶待我可好了。”儿子辩解道,“我从来就没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