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的忽必烈大汗眉头微皱,摊在他面前的奏章是关于郝仁的内容。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蒙古汉人的孛儿只斤家的万户,此时正领了几十万汉人在耕地。更离谱的是,他曾经的领地在窝阔台与察合台汗国北部,现在郝仁跑去了金帐汗国的东北部耕地。让术赤家的后人感受大了强大的压力。
现在的奏折就是向忽必烈哭诉郝仁万户到底有多可怕。术赤家族建立的汗国,到现在也就是十万蒙古人。还分散在各地。几十万汉人集结在一片地区,其中还有好几万是跟着郝仁曾经征服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的汉人府兵。战斗力之强,让术赤的后人们感觉非常不安。
放下了奏章,忽必烈并没有立刻下决定。郝仁虽然在肆意妄为,却不等于忽必烈就要站在郝仁对立面上。蒙古大汗有些怀疑在这背后是不是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在搞什么鬼。可不能便宜了敌人。
第119章 防疫合作(五)
忽必烈大汗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每次看一阵奏折,他都感觉很累。这种疲惫与骑马远征的疲惫不同,身体上劳累只需要好好睡一觉就能消除,看奏折的疲劳往往让忽必烈根本睡不着。
闭上眼睛靠在椅子背上,忽必烈忍不住考虑是不是采取以往蒙古大汗的手段。包括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大汗时代,各种奏事都是使者用唱曲的方式向大汗奏报。如此活泼的形式能让枯燥的政务变得有趣一些。
感觉精神稍微恢复了一些,忽必烈大汗睁开了眼睛。奏折的模式虽然繁杂,还是比那种唱诵要方便的多。然后大汗就看到在奏折旁边放了一副眼镜。转头看向自己的侍卫长王东陆,忽必烈大汗先是斥责了两句,最后还是不情不愿的戴上眼镜。
任何能够让他感受到大宋强大先进的东西都能引发这位大汗的不快,特别是身在距离大宋万里之外的现在。然而眼镜的确能够帮助到忽必烈大汗,眼前的文字变得清晰起来之后,大汗阅读速度加快了。
钦察汗国的术赤子孙哭诉奏折下是郝仁的奏折。看到忽必烈拿起奏折,王东陆心里面松了口气。郝仁与王东陆都是郝经的弟子,光是这份交情,王东陆就要照顾师弟郝仁一下。
忽必烈打开折子,看到清秀的汉字,随即想起自己曾经最信赖的汉臣郝经也是这么一笔好字。郝经几年前去世,他曾经向忽必烈打开过汉学的大门。想到物是人非,忽必烈忍不住眼圈都红了一下。
感伤片刻,忽必烈再次看起了奏折。看完后忍不住冷笑道:“这小子又在耍奸猾!”王东陆听在耳朵里面,心里面也只能为师弟祈福。也不知道郝仁是怎么讲的,竟然让忽必烈忍不住骂出声。
随着脚步声,侍卫进来禀报,“大汗,兵部尚书贴尔贴求见。”
放下奏折,忽必烈命道:“让他进来。”
贴尔贴进来先给忽必烈行礼,接着禀报,“大汗,一支宋军登上塞浦路斯岛,看来要攻打塞浦路斯。”
忽必烈并不喜欢新领地上的陌生名词,看了塞浦路斯在地图上的位置,他才明白兵部尚书为何专门跑一趟。忽必烈看着兵部尚书贴尔贴,不快地问道:“兵部准备怎么做?”
“兵部想出动二十艘船,五千兵马。”贴尔贴紧张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