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页

能揭竿而起的,肯定不会是平日老实巴交的,更何况不是那种头脑聪明的,早就死在陕北的毁灭性饥荒当中,也不可能留下名号,能留下名号的都是有点能力的。而这些年赶着毛驴向京城送石油,然后带着粮食之类其他货物返回,是延安一带那些驮队最喜欢干的。张献忠家本来就是干这个的,罗汝才是穷鬼,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原本干什么的,但就凭他那狡猾得手腕,绝对不是种地的,最大可能也是这种跟着驼队经常在外的。

事实上明末这些家伙很少有哪些是纯粹的农民。

高迎祥是贩马的。

李自成驿卒。

最早的老大王嘉胤是逃兵。

都不能说是纯粹农民,老实巴交闷头种地的,很难在乱世杀出头,朱元璋同样也是靠着托钵行乞过程中的经历。

农民起义,主力的确就是农民。

但带领他们的,基本上都不是纯粹的农民。

这时候领了银子,在当兵的名册上按了手印的张献忠七人站在他面前有些忐忑地看着他,除了光棍一条的罗汝才,其他人都是把银子托给随行的亲戚朋友带回去。五两安家费,两个月军饷六两,十一两银子,这其实也没多少,因为这时候延绥的米价早就过二两了,榆林总兵其实就是延绥镇总兵,但驻榆林卫城。延安一带军民交错,延安府民籍,延安,榆林等卫的卫籍,还有住在延绥总兵下属沿边城堡的卫管民籍。

张献忠家就是延绥总兵下属柳树涧堡民户,应该属于延安卫代管的民籍。

总之系统很乱。

不过十一两银子,基本上够他们家人支撑些日子了。

“你们那里收成如何?”

杨信问道。

“回侯爷,边塞收不了多少粮食,都是当兵,给行商做雇工,指望地里那点收成早饿死了。”

罗汝才毕恭毕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