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的汉军将吏们看来,这跟将煮熟的鸭子扔掉,没啥区别。
任弘颔首:“没错,铁门渠犁之围已解,傅公的援军也很快就要抵达,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可我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道远在担忧何事?”奚充国肃然起来,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们对任弘这总能创造奇迹的“小留侯”是言听计从的。
任弘道:“铁门关匈奴人是决计攻不下的,但渠犁不同,若彼辈尽全力,调动大军围攻,还是有机会的。”
“但匈奴根本没尽力,右贤王明知右谷蠡王与伊吾王有仇,却故意将他们安排在一块。而且这两个月围城的,始终是三王手下的杂兵,右贤王的精锐大军何在?”
这是任弘始终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对面打野长期消失在地图上,不是刷就是蹲,岂能不警惕。
当然,也有可能是迷路失期。
“所以我担心,右贤王藏了一手,他之所以打这场仗,不是为了拔除我军障塞……”
“而是想围点打援!”
……
第139章 战术上重视敌人
“围点打援?”
奚充国第一次听闻这词,颇觉新鲜。
任弘解释道:“就是傅公赠吾等的兵法里说得,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让敌人来;“致于人”,到敌人那儿去。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匈奴人的战略虽然挺烂,但玩战术,还是很有一手的。比如汉匈白登之战,就是一场典型的围点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