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若是弃寿州不打直接往西,近二十万人动作起来费时费力,要是城里官军趁势出击,只要将战场搅乱,很可能使自己的队伍大溃!近二十万人的队伍,实际大部分是流民,是高迎祥哄骗来送命的炮灰。他们死到不要紧,怕的是会冲击到自己的骑兵,那可是自己的本钱所在,要是后面的官军马队借机攻杀,那后果不堪设想。

现下打破寿州成了唯一的出路,这本就是预想好的,谁知道拖延几日竟成了如此尴尬的局面!

想到这里,高迎祥果断下令,过天星、混十万分领各自兵马移营东门,预备妥当之后和南门同时发起进攻,不惜代价尽快拿下寿州。高迎祥还遣人去城西北面的献营,下令他们自西面城墙发起进攻。至于献营攻不攻,高迎祥不去管他,只要献营做出攻城的姿态,就会吸引守城官军的注意,分散他们的兵力部署,那就足够了。

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

天黑之后,黄得功带着十余名亲兵从北门出,向北驰出数里之后绕道向东,终于在寿州城东十里外一处山沟里见到了陈奇瑜。

此时城东已经聚集了数万流贼大军。过天星和混十万带领各自手下兵马,用了数个时辰才在城外方圆数里内扎好营盘,等待天亮之从东面城墙攻城。之所以没选择连夜攻城,主要是这个时候的人大都缺乏营养,普遍有夜盲症。若是打着火把,点上火堆,那在晚上就成了给弓手指明目标了。

凤阳援军将狭窄的山沟挤得满满当当。三千多徐州兵加上新凤阳卫两千人,除了郭太和手下的二十余名亲兵有马,其余的全是步卒。

陈奇瑜率部于午时左右抵达寿州附近,郭太的亲兵作为探马被撒了出去,一是探查敌情,二是寻找供大军隐蔽歇息的营地。

找到这处山沟之后,陈奇瑜亲自前来查看一番,对于此地甚为满意,于是数千官军在此驻扎下来。

陈奇瑜从凤阳赶来的路上,半路已与寿州信使相遇。扎好营地之后,陈奇瑜打发几人与信使一起返程,准备向寿州通报自己率军抵达的消息。

这几人行出不远,正好碰到黄得功派出的亲兵,于是便带着黄得功的亲兵一起返回营地,面见陈奇瑜,得到指令后返城禀报给了黄得功。

流贼向东门移营的情况被探马侦知,陈奇瑜为了不暴露目标,果断下令将所有探马收回,士卒不得喧哗,做饭不得用明火,夜晚不得有任何灯火出现,以免被流贼探马发现大军的行踪。其实流贼对于哨探一事向来不太重视,但为以防万一,官军还是严格执行了军令。

陈奇瑜之所以如此谨慎,就是打算在流贼攻城时,从背后来一个突袭,争取一举重创流贼。给皇上和朝廷一个惊喜,彻底消除因车厢峡之失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一个燃着微弱烛火的牛皮大帐里,黄得功见到了陈奇瑜。

黄得功虽然没见过陈奇瑜,但对于这位鼎鼎大名的第一任五省总督还是非常敬佩的。虽然任时不到一年,但明军在陈奇瑜的指挥下,对似有蔓延全大明之势的流贼给与了沉重打击。虽结局并不完美,但其眼界之宽广,谋略之深远,在军中的武将当中却是少有不服。

由于灯火昏暗,视线不明,黄得功对于帐内的几人并未看清。在给身着大红官袍的陈奇瑜恭敬的行完军礼后,黄得功还略微感到奇怪:陈大人应是坐在主位上,但怎么和他并排还坐着一名武将?这不应该啊?俺们武人见到巡抚这样的高官,只能帐下站立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