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崇祯在听闻消息后也是恶心了半天,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不该用如此残忍的刑法处置二人,虽然其罪当诛,但斩首就可以了,看来凌迟之刑应该废止了。

两人身为反贼,身受极刑也算罪有应得,上一个被凌迟的袁崇焕就确实不该了。

不管怎样,人家是正牌进士出身,督抚辽东的二品大员,又不是谋逆等十恶之罪,为何要如此惩罚与他?

想来想去,只能用恼羞成怒来解释了。

你袁某人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说是五年平辽,皇帝在你的蛊惑下信以为真,并当着众多朝臣的面极力夸赞与你,给与了你无上的荣耀和充分的信任,举大明全国之力无条件支援你,结果呢?两年不到竟然被建奴打到了京城!

你这是在当众打皇帝的脸啊,登基没几年的皇帝正要借此机会树立起识人之明的形象,被你这袁督师一下子给毁了,你还振振有词的找出许多借口,想再次欺骗皇帝,你这是摆明了在侮辱皇帝的智商啊!皇帝能饶得了你?

流贼巨寇被凌迟处死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城,百姓们拍手称快的同时,对朝廷更深的敬畏感也油然而生,还是好好活着吧,跟朝廷作对的下场实在是太惨了,那个闯贼挨了那么多刀竟然一声未吭,也算是条汉子。不过总归是个反贼,确实该死。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日后这件事慢慢淡出众人的视线,陈奇瑜关于漕运的本子和梁琦关于钞关的乱象报告先后摆在了崇祯的案头。

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

梁琦在和陈奇瑜沟通过后,便一边遣人搜集关于淮安盐提举司上下的各种情报,一边等候凤阳卫和徐州营的到来。

至于淮安和临清两处钞关,梁琦暂时没打算动。

这到不是他琢磨过来不能被陈奇瑜当枪使的缘故,而是因为正值运河运务最繁忙的时节,大量的漕船商船在运河上来往不绝,这两处钞关要是被一锅端掉,就算朝廷重新选派人手,再赶到淮安和临清,这段时日之间过往商船的商税谁来收取?

北镇抚司上下虽然都是立功心切,但梁琦并不是鲁莽之辈,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他是不会贸然出手的,反正钞关上下人等又不知已被锦衣卫盯上,先放在那养着吧。不能因私废公,这是锦衣卫的铁律。

等待数日之后,距离较近的凤阳卫率先抵达淮安。经过整编后的两千人,在参加过寿州之战时折损三百多人。陈奇瑜上奏朝廷得到批准,回转凤阳后重新募齐。接到督抚大人的手令后,由新任指挥使陶大勇带队赶来,听候陈奇瑜的调派。

在凤阳带头围攻守陵太监的李树春,因陈奇瑜了解后怜其才、赞其义,后被责令戴罪立功,在寿州一战中表现出色,积功升至把总,此次也跟随来了淮安。

原本的淮安卫虽早已名存实亡,但其在城内的营房尚存,虽然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但收拾一番后容纳两千人还是绰绰有余,毕竟鼎盛时的淮安卫,满员为三千五百人,营房也是按照人数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