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卜赤耳一脸的茫然。

归附大明是不得已之举,因为土默特上下十几万人口已经处于断粮的危险境地。干旱不仅是在大明北地发生,甚至已经蔓延到了青海一带。

蒙古人种下的青稞大麦因为无法得到灌溉,自去年便收成大幅减少,靠着往年的余粮勉强捱过。实指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没想到崇祯九年滴雨未下,庄稼基本绝收,全族十几万人眼看就要断粮。

在得到曹变蛟放归的部落牧民的禀报后,顾实汗与八个台吉商议过后,决定举族向东迁移归附大明,从富饶的大明得到粮食物资,以保证土默特青海部的血脉延续。

“也罢,贵使既是不明此间道理,那本官就照直说吧!你部既是西迁已久,为何今日想到要归附我皇明?是何原由所致?”

孙传庭也无心计较这些繁文缛节,和这些未开化的野人有啥好较真的?把这十几万蒙古人收过来才是天大的事,功劳堪比开疆拓土。

“这位巡抚大官,我们蒙古人不说谎话,我们土默特部快没粮食吃了,若是只吃肉食会死人的!还请巡抚大官下令,送我土默特部一些粮食,好教我的族人能从西边赶到大明境内!若是巡抚大官能救我族人之命,我们蒙古人会世代不忘你的大恩,世代听从你的号令!”

待谢仁星将卜赤耳带回客栈歇息后,谢延年开口道:“中丞,此事该当如何处置?是否上奏圣上与朝廷?”

孙传庭摇头道:“在未见到这十几万蒙古人之前,还是不要上奏,若是闹出乌龙之事,你我将会成为大明之笑柄!还是待确认无误后再行上奏为好!”

谢延年等人都是点头表示赞同,凡事总要往坏处打算才行。要是一旦上奏之后,中间出现重大变故,蒙古人不来了,那在场的几人不仅成为众臣嘲讽的对象,而且以后的前程就别想了。

“中丞,此次蒙古部落归附一事应是十拿九稳,现下当务之急便是要坚定其心,不使其中间动摇!下官觉着我方应示之以诚,先行调拨少量粮食物资运往其部,既不使其足以渡过危局,又能使其东迁之意更坚,如此一来大事可期!”

方文提议道。

能参与到十几万人之多的蒙古部落归附之事中,最后若能成功的话,在场诸人都会从中获取巨大的政治利益,为自己以后的仕途增添一枚份量极重的砝码;此刻最需要的便是群策群力,各人都要建言献策、拾遗补缺,全力促成此事。

“寿存、修志,你二人会同户房吏目,计算十余万人由青海东迁平凉所需时日以及所耗最低口粮后,由官仓拨出粮食交由左都督,由其安排人手运送之土默特部,令其将妇孺作为前部迁来大明!曹督,你部定要遣重兵做好防范,本官亦会调派贺人龙部、罗世芳部精骑暗中相随,若发觉事有不谐即刻全力将其击溃!”

十几万人、几百万头大小牲畜的迁移可不是一件简单之事。青海至临洮、平凉路途遥远,大明这边组织粮食物资运送过去就要花费大量时间;之后土默特人还要拆卸帐篷,收拢牛羊,通知四散分布的各部牧民,这些也需要耗费很多时日。最乐观的估计,土默特人迁到大明也要到明年四月以后了。

现在已近十一月,天寒地冻之际,土默特人不仅只需要粮食,茶叶、盐、药材也是缺口巨大,甚至郎中也要大明这边派遣过去,为的是防止大规模疫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