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现下马尼拉既已平定,数万大明移民大仇得报,那接下来如何处置吕宋岛相关事宜,便已成迫在眉睫之事,诸卿对此议一议吧,内阁要于三日内拿出相关条陈上禀,待朕阅示过后立即付诸实施,相关人等切勿迁延误事!”

越来越不喜长篇大论的朱由检并未展开详细阐述国家的概念,只是简单一提之后,随即话锋一转,把今日召集群臣来的目的讲了出来。

“启奏圣上,老臣以为,圣上当给出圣意,之后臣等自会围绕圣意建言献策,直至制订相关条陈,不然的话,臣恐阁臣之间会因意见相左而争执不休,致使贻误圣上之大计!”

朱由检话音一落,首辅温体仁立刻起身拱手奏道。

当初在派遣大军攻伐马尼拉的时候,内阁里就没有统一起意见来。

李邦华、侯恂、范景文等人便对此事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兴师动众之下,耗费巨量国帑去为那些已不是大明子民的人报仇,实是有些荒谬不堪的举动。

国虽大,好战必亡。

现在国内的局势虽已大好,但今后的长时间内还是应该与民生息为主,不应该再大兴刀兵。这样的征战太过频繁的话,会很快耗尽国力,如果为了支撑这些无意义的战事,皇帝再强行加征赋税,若再遇上大型的天灾,势必会导致局势迅速恶化。

不过由于辅臣排在前几位的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所以李邦华等人的反对声音被强行压制,而作为首辅的温体仁自然是一切以朱由检的意见为准,因此朱由检的旨意很快便在内阁中得以通过。

现在马尼拉已经被攻下,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的话,应该是大军经过短暂修整之后即刻回返就可以了,为了让幸存的大明移民有自保能力,大军撤退时可以给他们留下相应的武备嘛。

没有西班牙正规军的压制,当地那些茹毛饮血的野人能成的了什么气候。

尽管不承认那些流落海外的人还是大明子民,但李邦华等人都认为,以这些“弃民”的头脑和智慧,收拾一群猴子还不跟玩儿似的。

如果连那些猴子都压制不住,那活该他们被人家屠戮。

我皇明威压天下,出去的虽然是边角废料,那也应该在当地称王,要不然就不配识得汉字。

温体仁听到朱由检关于吕宋岛后续事宜的处置后,立刻意识到这次出兵不仅仅是为了报仇这么简单,皇帝肯定还有其他打算。

尽管此前朱由检提到过吕宋岛上的物产如何如何丰富,但重臣们根本没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