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因连降暴雨的缘故,海州城墙有一处因雨水浸泡而坍塌,需要人手修缮。
这要在崇祯八年以前,海州官府就会发出通告和指令,要求下面各县征发农户多少名前来进行修补,而且被征发农户须自带多少日的干粮、工具、砖石、麻袋等等。
就算正值农田大忙的季节,某姓农户家只有一名壮劳力,但不幸的是,家中唯一的指望被抽取免费服劳役了,服多少天还不知道,并且还要自带至少一个月的口粮。
这对本一个就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
基本上和天塌了差不多。
田地里即将成熟的粮食无人收割,而随后的夏税却要上缴,本就揭不开锅的情形下,还要被迫带上供一个壮劳力食用一个月的口粮,家中剩下的老弱妇孺怎么办?
等死吧。
没有人会在乎她们的死活。
从严格意义上讲,徭役制度对百姓的伤害,甚至要远大于缴纳赋税。
第八百三十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
如果海州城的例子发生在现在,那结局全然不同。
州府衙门同样会贴出通告,但内容却是修缮城墙需雇工多少、每人每日多少银钱并当日发放、管几顿饭、预计工期会有多长时间等具体详情,这样一来的话,不管是州城还是地下县乡的百姓们,都会根据农活的忙闲来决定是否去工地上多挣一份外快。
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华夏历史上这种情形的出现,造就了数个王朝的盛世。
那么永久取消徭役制度后,大明将会创造出何等灿烂的盛世美景呢?
与徭役相伴的还有赋税。
对百姓伤害最大的并不是要缴纳多少公粮,而是收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