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也不是完全没有后坐力,只是比较小而已。”诺阿迪埃回答道,“这种炮的后部有一个喷口,在发射炮弹的时候,一部分火药气体会从后面喷出,从而产生一个相反的后坐力,抵消了原本发射炮弹的时候的主要的后坐力,所以就没什么后坐力了。当然这也意味着,这门炮在发射的时候,后面不能有人,要不然,后面的人就要变成烤鹅了。另外,这门炮也不能在封闭空间内发射,发射的时候,后面不能有墙壁或者陡坡,要不然反弹回来的火焰能把炮手变成烤鹅。”

相比后世正宗的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这个时代的法制无后坐力炮在性能上要差很多。后世的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采用了钛合金炮管和炭纤维缠绕技术,使得这门炮的空重仅仅只有66公斤。

但是在这个时代是没有这些玩意儿的,所以法国人的“古斯塔夫”的炮管就是实打实的钢管,而且因为钢材质量也不能和后世相比,所以,还得再稍微厚一点。然后在加上尾喷管加工技术水平和后世差距也很明显,所以尾喷管也重了一大截,最后弄下来,整门炮仅仅炮身部分,重量就超过了三十公斤。所以虽然理论上这门炮能够肩扛发射,但如果不是个壮汉,还真扛不动这东西。只要有可能,最好还是配合三脚架使用。

因此这门炮需要的人员也不少,两个轮流背炮管的人,一个背三脚架的人,还有三个背炮弹的人,再加上四个负责保护的人,正好一个班。也算是重新定义了班用武器。

不过这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这完全算不上是什么缺点——这样轻的大炮,哪怕直射只能打四百米,那也是做梦一样的武器了。至于说一门炮配备一个班的人,那不是常态吗?

真正让爱尔兰人感到头疼的,还是这种大炮的炮弹太贵。虽然考虑到爱尔兰人没钱,考虑到支援爱尔兰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战略上的意义,所以爱尔兰独立军在法国人那里订购武器的时候,能拿到的价格甚至比法国军队自己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能拿到的价格更低。但是这种使用了触发引信的炮弹的价格还是太贵。以至于当拉塞尔会长得知这种大炮的炮弹的价格之后,还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个炮弹,真是,真是比一辆附带着四匹马的马车都贵了。只要想想,一炮下去,以两者样的马车就飞了,要是没打中,那就真是让人心疼。”

拉塞尔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作战部队那边就更别说了。他们甚至规定,如果在作战的时候,打歪了,没打中目标,炮手就要受记过处分。据说有些指挥官在得知这东西的价钱之后,甚至感叹说:“这东西这么金贵,能用炸药包爆破筒的时候,就尽量用炸药包和爆破筒吧。”

第四百三十二章 围点打援

在爱尔兰独立军宣布停战协议失效之后的第二天,英国海军的一支分舰队便出现在爱尔兰独立军控制的一处并命名为“卡罗尔港”的外海。

这个港口是在停战协议达成后新建的,现在是爱尔兰抗英根据地最大的港口。因为卡罗尔在获得普罗米修斯奖之后,慷慨地将所有的奖金都捐献给了爱尔兰人的独立事业,所以这座港口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而那些法国船只,尤其是那些运送各种武器物资的船只大多都会从这里上岸。因此,这里也就成为了英国人第一个打击的目标。

因为怀疑爱尔兰人已经提前在港口附近布雷以阻碍英国舰队炮击港口,(谁让法国人一样也有水雷呢?)所以英国舰队并没有直接逼近过来对港口进行炮击。况且港口附近还建有一座炮台,利用热气球侦察的结果是,炮台上有十多门大炮呢。

虽然英国人估计,那些大炮很可能大部分都是爱尔兰木匠们杰作,因为就爱尔兰的财力,哪里舍得在一个炮台上就摆上十多门大炮。但是只要有一两门是真的,没有可靠的高爆弹的舰队,在面对这种炮台的时候也还是会很吃亏的。

所以,英国舰队并没有真正的向卡罗尔港发起攻击,而是停泊在港口之外,以阻止任何可能的船只进入港口。

爱尔兰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而在“叛匪们”控制下的海岸线也不短,要完全切断法国人和爱尔兰人的联系并不容易。但是,封锁他们最大的港口,却能让他们得到的补给的数量大幅度下降,毕竟,有没有港口设施,对于物资的运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至少,那些最为危险的大炮什么的,就没办法上岸了。

而在另一边,爱尔兰独立军也正在策划着他们的第一个大行动——夺取阿斯隆,切断从都柏林到戈尔韦之间的那条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