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页

当他说出再“宽限半天”的时候,他可以明显的看到那个魁北克人似乎松了口气。不过那个魁北克人还是坚持提出说半天时间不太够用,一定要再延长半天。

不过从那个魁北克人的软弱的口气中,阿瑟·韦尔斯利将军觉得他大可不必再理会他的那个要求了,于是他告诉他:“我们的耐心不是无限的,我只能再给你们半天的时间,时间一到,我们就发起攻击。”

于是魁北克使者便又回去了。又过了半日,骑兵前来报道说,观察到那些魁北克人开始收拾起了阵地前面的铁丝网,并且离开阵地。

“哼,我就知道说法语的都是懦夫!”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阿瑟·韦尔斯利将军颇有点不屑地道。

不过等那些魁北克义勇军的人退走之后,阿瑟·韦尔斯利将军却得到部下的报告,那些魁北克义勇军虽然撤退了,但是他们埋下的地雷却没有撤走。结果呢,光是排雷,就又排了半天。等把地雷搞定了,天都快黑了。

阿瑟·韦尔斯利将军隐隐觉得,魁北克人接受了这个至延长半天,很大一个原因恐怕是他们知道,这个半天和一天其实区别不大。

清理完了雷区,事情还没完,因为魁北克义勇军的家伙把路挖断了。他们将道路挖得到处都是壕沟,他们自己有架在上面的,便于马车,以及大炮移动的木制吊桥。但是在撤退的时候,他们将这些东西都拖走了。

所以阿瑟·韦尔斯利将军的英军,还需要自己去将这些壕沟填起来,压结实——要不然他们的大炮可过不去。结果,虽然魁北克义勇军让开了道路,但是英国人一整天还是没能前进一步。

到了第二天,英国人总算是正常的上路了,虽然旁边不远不近地跟着一支就像追逐着臭肉的苍蝇一样的魁北克民兵,但是那也只是让人感到讨厌而已,并不至于立刻给英国军队带来什么威胁。

只是后面的路上,所见的一切却都让英国人恼怒不已。英国人经过的所有的小村庄,村庄里面都已经没有人了,只有在村庄入口的地方竖着一个用英语和法语书写的告示牌:

“过往人士请注意,为了保护我村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村人员和财富都已转移。并已在村庄及其附属私人领地范围内布雷。非请而入者出现任何意外,我们概不负责。”

显然,上一次阿瑟·韦尔斯利的大军给当地人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魁北克省的历史教科书上,引用了当地一位地区议员的话:

“阿瑟·韦尔斯利的大军是宣传队,也是播种机。他们到处宣传反抗暴政的必要性,他们在广大的魁北克人民的心中播种下了追求自由的种子……”

总之就是魁北克人开始对英国人搞坚壁清野了。不过阿瑟·韦尔斯利将军决定,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和这些该死的魁北克人纠缠了,快速通过魁北克才是此时他们最好的选择。

而在大洋对面的爱尔兰,对都柏林的围攻还在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战役的意义已经超过了都柏林本身。整个欧洲,除了俄国人和土耳其人之外,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这里。因为这个城市的情况其实是对英国极为有利的——后路有保障,防御有准备,兵员也充足。如果英国人连这样的地方都守不住,那就说明,英国基本上不可能在守得住什么别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