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无根的主

杨守勤笑着道:“我在京城也没什么朋友,也就新结识的冯先生和徐先生,再加上你三个。”

冯先生是冯梦龙,徐先生是谁呢?魏四问:“徐先生?”

杨守勤摆摆手,“在翰林院任庶吉士,你不会识得。”

“庶吉士?”

杨守勤猛然想起魏四出身,不会知道这个官职,便解释道:“乃我朝翰林院的官职,从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留在翰林院学习,之后再授予官职。”

“哦。”魏四似懂非懂。

“徐先生已在翰林院三年,虽才识超群,却不得志。”杨守勤继续道。

“他叫啥名?”魏四脑海里一直在翻腾着明朝姓徐的名人。

“名光启,字子先。”

徐光启?!魏四心中一震。他可是明朝的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

“魏大哥听到过他?”见魏四表情,杨守勤好奇问道。

魏四摇摇头掩饰。

杨府不算大,但是独门独院,这是杨守勤岳父的功劳。女儿嫁给状元,他的嫁妆当然不敢少,也算是对之前自己过错的一点补偿。

“守勤老弟,有个好岳丈也不错啊。”已到的冯梦龙开起玩笑。

杨守勤摆摆手,“一个知县而已。”

黄翠云正好进入,云鬓竖起,已是妇人装扮。“知县怎么了?虽是七品,却也比你这个翰林院的六品侍进收入高。”

这话没错,地方官的来钱比这翰林院清水衙门门路广多了。“哈哈,弟妹说的没错,所以我冯梦龙已厌倦。”冯梦龙大笑道。

杨守勤听他话外有音,问:“冯先生有何打算?”

冯梦龙长叹道:“我已递上辞呈,回苏州专心办学著书。”

“冯先生……”杨守勤欲劝。

魏四却道:“我觉得冯先生的决定是正确的。官场非冯先生所能混迹,倒不如在家清净地著书,必能名扬天下,传诵千古。”

“哈哈,魏老弟懂我。”

黄翠云跟着道:“魏大哥见识独特,若不是他,妾身与相公也不会走到一起。”

杨守勤甩袖道:“我这不是惋惜冯先生的仕途吗。冯先生才学博广,文采出众,假以时日,必能升迁。”

“升迁又能如何?”冯梦龙摇头道,“你派我派,你争我斗,到最后焦头烂额,两败俱伤,倒反了胃口,没了心情。”他已看穿官场的丑恶。

“人各有志,杨兄弟咱们就不要再劝冯先生了。”魏四道,“还是祝愿他早日成书,名动四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