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勾栏里的不少常客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打听进一步的消息,然后时不时地扼腕叹息。
至于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义愤填膺,不可考……
吴府偏厅。
吴康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押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杯,双目半阖,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慢慢品味着口腔里涌动的醇香气息。
他十分享受整个过程,这让他有种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的微妙感觉。
半晌,吴康睁开了眼睛,声线稍显沙哑:“周管家,事情办的如何了?”
“少爷,一切都安排好了,只等您示下。”侍立在一旁的周管家闻言躬身回禀道。
“嗯,去吧。”
“是。”
周管家低声领命,转身出了偏厅。
吴康眯着眼睛,摩挲着手中温热的茶杯喃喃道:“今日这场好戏,可比勾栏里的好看不止十倍,哦,同样不收票钱……”
安县县衙。
两个衙役分立大门两侧,晒着太阳聊着八卦。
“大壮,你是不知道,昨日那场勾栏义演着实好看。”
“切,你又知道什么?平日里售票的时候才有味道,土包子!”
“呦呦呦,不就是昨日没听着么,瞧你那嘴里那酸味儿,啧啧啧……”
“呸,我酸?爷们儿往日里不当值的时候哪日不去听?嗯?”
“行了,我不跟你吵……唉,说来也倒霉,你说好端端的,那勾栏怎么就招惹了吴家那群祸害……”
“嘘,小点儿声,瞎嚷嚷啥,让人听见了传到吴康耳朵里,有你的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浑然没见沉着脸的周管家已经来到了衙门口。
“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徒然在两人耳边响起,两人猛的惊出一身冷汗,豁然转头看向鸣冤鼓的方向。
衙门外鸣冤鼓的声响,顿时引起了大批好事者地围观。
这鸣冤鼓可不是用来给那些个小偷小摸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敲的,除非是一些大案要案,否则这个胖乎乎,圆滚滚的东西只是摆在衙门外头当个吉祥物罢了……
衙门外,围观群众一阵密语。
“这不是吴家的周管家吗,怎的吴家也让人给欺负了?”
“嗤,无知,这鼓可是能随便敲的,你瞧周管家身后那蒙着白布的担架上是什么?”
“嘶,莫不是……”
“多半是吴公子……”
“不尽然吧,我猜是吴老头!”
“吴公子!”
“吴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