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章 婚配问题(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可是蒙恬没想到,蒙毅听到这番话,却开始心中不满。

放眼天下,各地秦吏都处事井井有条,难道不是因为有他这样的司寇为表率吗。

缘何四部的风头如今比大理寺还要盛?

政事堂上下本来正在得意,却忽的听到司寇蒙毅道:

“秦国素来以法治国,靠的是帝国诸多秦吏,政事堂如今是分理了丞相的职责罢了。或许今日政事堂还能靠着分理丞相职务而显,但是日后呢。微臣倒是以为,如今的政事堂作风未免有些散漫了,尤其是礼部、工部,行事不讲求法则,多有违法之事。”

“若非看在陛下的情面上,微臣早就弹劾公子子婴了。”

众人听了,个个面色惊讶。

先帝初驾崩,陛下权力失重,朝中人心纷乱时,蒙毅可谓中流砥柱,一人撑起来了天下秦吏。

当时众人都对蒙毅的印象大为改观,以为他是性格有所改变。

要知道蒙毅可是敢在朝堂上公然弹劾赵高的人,不仅仅让赵高脸色难堪,而且整个御史台上下从此以后见了他都是绕道走。

当时做御史的人,恰是冯去疾啊。

文吏集团是秦始皇一手扶持起来的,丞相和御史作为三公之首,都是文臣,这样的安排本就体现了嬴政的私心。而冯去疾做御史监察百官,恰是因为他背后是李斯、章邯这些人。

但是蒙毅却作为上卿,经常弹劾朝中众臣。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他年轻,也就不把他当回事。

但是到后来,仗着始皇帝的宠幸和家中的功勋,蒙毅变得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

而蒙氏家族也在始皇帝的安排下,本来要从武将转向到文臣的过度,以此彰显嬴政安抚军功世家的怀柔之心。

但是这招棋却根本走不下去。

蒙氏无条件效忠秦国,离开军功集团并无所谓,但是却招致了军功世家的忌恨,由此不具备统领众将的资格;而伴随着蒙武的离世,蒙恬强撑蒙氏一族。而这个时候,文吏集团内部开始严重的腐败。这让始皇帝看到能支撑帝国的,只有蒙氏一族,故而更加倚重。

这就是嬴政托重蒙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