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潘胜的布局

三个月前,洛北军的钢铁厂就建好了。通过十几米的炼铁高炉熔铁,又采用明代《天工开物》中的钢铁冶炼流程,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将炼铁高炉和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炼铁高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在使用多使用几条柳木棍搅拌时,渐渐烧掉的柳木棍灰烬落入铁水中,减低了生铁去碳的速度,这样得到碳含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精铁,也就是后世所言的“钢”。

炒锅易得,调料难求。

当下食物制作只有水煮、火烤、水蒸气蒸这3种方法,除了盐基本什么都不放。虽有大蒜和生姜,但一般人家不用,大户人家用得不得当。大蒜、生姜必须得油爆才会最香,油爆先得有炒锅,用陶罐和铜鼎油爆可不多见。

很多做菜用的大料还未传入中国,中国本土虽然有少部分但不知道长在哪个犄角旮旯的,潘胜一时半会可弄不到。以为药材铺会有八角、桂皮、香果等调料,潘胜特地去找了下,除了花椒其他的没找到。酸梅、蜂蜜、苦菜、茱萸、盐、花椒很容易得到,倒也不是很差,毕竟酸甜苦辣咸麻齐备了,很多简化版的菜可以做。

茱萸的辣味真的很特别,潘胜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十分怀恋辣椒。

潘胜让军匠锻造了很多炊具,随后在将军府厨房研究了整整三天,失败了无数次,总算是弄出来几道吃食——火锅、凉菜、炒菜。

火锅用茱萸代替辣椒始终缺点感觉,麻有余而辣不够厚重,潘胜吃口涮羊肉皱了皱眉头。

几道凉菜只有咸味和辣味,没有卤味,潘胜依旧皱眉头。当然,豆腐皮、豆筋和豆腐泡还不错,虽然也只有辣咸,但口感还不错,有嚼劲、豆子的清香也很浓。

蒜香排骨、茱萸小炒肉、万州烤鱼都还不错,由于食材优致弥补了调料上的缺陷,与21世纪的味道相差不大。

蛋炒饭的还原度最高,加入了潘胜洛阳制作的黄豆酱,味道极好、、、

“好香啊!这就是你待在厨房三天的成果?”王明月大步埋进厨房,直接走到放菜的桌子边。

“潘将军能发明油条那么美味的东西,想必做出的这些吃食都是味美。”公输晨紧随万明月进来,她走到潘胜身边给满头大汗的潘胜递过去一块丝巾。

“你们尝尝吧!味道我和想象的有差距,但我尽力了。”潘胜接过丝巾擦汗,笑着说道。

丝巾有淡淡的桂花香,想必是染上了胭脂。想不到从不化妆,喜欢男装的公输晨不知什么时候变了,变得细化粉色裙子和爱抹胭脂了。

“这个排骨好吃,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比爷爷从皇宫带回的排骨还好吃。”王明月用手将一块蒜香排骨塞入嘴中,不住地点头。

“这个是蒜香排骨,油炸半熟后用凉水淋,沥干后再油炸,最后在多放大蒜爆炒。”潘胜简单介绍。做法是以前读大学小红书上学的,也在寝室用电饭锅实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