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府库!”
莫谦亲自领兵两千来到泰和城下与卢照会和。
卢照自庐陵率兵一千南下后,便大大咧咧的在泰和县城外安营驻扎下来。
泰和知县吴文赢一看袁州的贼寇居然已经杀到泰和城外,不禁被吓得大惊失色。
他长叹自己命不好,才刚刚上任泰和知县不到一年时间,居然就遇到了反贼作乱这种大事。
吴文赢是正经科班出身,他在崇祯元年就高中二榜进士,好不容易给弄了个知县的实官,于崇祯七年五月上任。
结果没想到这知县的椅子还没坐满一年,袁州府的反贼就打到自己家门口来了。
听府城南逃的人说,知县徐复生都被一刀给斩了,同知推官什么的更别提了,全部被义军给咔嚓了,就连皇上派来收银子的镇守太监都没幸存。
吴文赢在听闻府城陷落后马上组织了几百乡勇上城墙守城。
泰和县城全县百姓连包括所属乡村的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过才四五万人,而县城人更少,才区区不到一万人。
这点人除掉老幼妇孺后,青壮男子连三千都不到。
吴文赢想尽一切办法,才在城里集结了八百人马上了城墙。
不过让吴文赢想不通的是,义军人马都到城外了,却居然没有发起攻城。
义军不进攻,他吴文赢也不可能打开城门攻出去,只能每日上城墙观察城外的义军在城外砍伐树木,似乎正在制作云梯等攻城工具。
这种和平的日子在经过半个月之后便不复存在了,因为反王莫问亲自率领大军已经杀到泰和城下了。
吴文赢站在城墙上能够清楚的看到义军之中的莫字大旗。
这面旗帜一打,就说明反王莫问人已经到了。
而且观察义军的盔甲吴文赢也能肯定,城外肯定是义军主力。
三千主力齐聚在小小的泰和城下,不得不说给吴文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他马上召集县衙的县丞,主簿,县尉几人商议如何拒敌。
“诸位,眼下那反王莫问已经亲率大军兵临城下,而今诸位可有良策?”
县丞宋怀节拱手说道:“大人,泰和城小兵少,咱们才把城中的所有青壮全都赶上城墙,那也没有那反贼人多啊,眼下之计,莫不如派遣一条快船自城南出水门,去万安蒋文运那求来救兵。
蒋知县那常年与流寇作战,城中有精兵六百,若能再募一两千乡勇前来,则泰和无忧矣!”
吴文赢一听这是个主意,泰和去万安走水路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而且从万安县城走水路来泰和乃是顺流,速度快的话仅需一个时辰便到。
“好,我这就写信,还请宋大人马上派一机灵人立刻从南水门出发,如若速度够快,今天援兵便能到达!”
“是!”
宋怀节接过信件,立刻派自己的心腹之人坐上快船从南城水门驶出,逆流而上,朝着万安县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