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作战十分顺利,当地的知县得知带兵来攻的是前兵部尚书李邦华,二话不说,立刻开城投降。
两座城池都不战而降,李邦华顺手就解决了攻打武昌府的后顾之忧。
李邦华把这一消息写信告知了钱大有,又得知长江东岸的黄州府也被莫谦攻破,他心里大喜,知道打下武昌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当下又写信告诉了莫谦,说自己在长江西岸迎接莫谦。
当天晚上,李邦华接到了莫谦的来信,得知昔日好友梅之焕和黄州知府史缵烈被俘。
莫谦在信中说他喜爱两人的才干,又对他们高尚的品德很是佩服,希望李邦华能够前来见上一面,帮忙说服二人投降,这样也好为义军壮大实力。
李邦华看完信,当下便把一万大军交给了参将龚成康。
龚成康这小子自打加入义军后,打仗是屡屡冲锋在前,每逢作战,必斩敌于马下。
这小子现在已经不再喜欢杀小兵了,他一到战场,两只眼睛就瞄着官军的将领,只要看到穿金甲银盔的,马上就带着部下冲杀过去,不把那敌将斩与马下,他誓不罢休。
官军现在军中都传遍了龚成康的名号,说他是官军的克星,遇上这个疯子,要么逃命,要么投降,否则非死不可。
临走前,李邦华嘱咐龚成康道:“成康,我今晚渡江去见主公,明日你率兵到武昌县城,伺机攻城,若能下武昌县城,我在主公面前为你请功。”
龚成康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就止不住了。
他心中暗道:“我滴个乖乖,一万人啊,我还是第一回带一万人打仗,这次仗要是打赢了,大王肯定要升我做总兵官了。”
李邦华嘱咐了一些细节后,便带着三十人跟着亲兵出了城,一行人连夜赶到江边,由停靠在江边的一艘快船接走,借助风力,快船缓缓逆流而上,在早晨抵达黄冈城外水门。
得知李邦华来到,莫谦马上从被窝里爬了起来,亲自来到水门迎接李邦华的到来。
被莫谦一同叫来的,还有梅之焕和史缵烈这两位俘虏。
两人昨天被莫谦安顿在了府衙当中,虽然没有了人身自由,但是莫谦对他们也算照顾有方,给好酒好菜,又安排了原来的仆人伺候他们。
等到第二天一早,二人跟着莫谦来到水门,看到从船上下来的李邦华时,梅之焕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谷“孟暗兄,别来无恙啊!”
李邦华看到站在岸边的梅之焕,顿时也是一愣,虽然早就知道这次来的目的,但是在看到梅之焕的样子时,李邦华不禁心里也是一揪。
“信天老弟,你怎么成这番模样了?”
看着梅之焕胡子花白,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看起来比他这个六十二岁的人还要老上五岁。
梅之焕闻言不禁眼泪婆娑。
“孟暗兄,一言难尽啊!”
李邦华踏上岸后,先是给莫谦行了礼。
“见过主公!”
莫谦赶紧扶起李邦华的手道:“李公辛苦了,一把年纪还让您带兵出征,真是难为您了!”
李邦华摆手道:“为主公大业,为国家前途,为百姓能够过上安生的好日子,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呢,主公,且让我于老兄弟畅聊一番。”
“李公请便!”
李邦华来到梅之焕跟前,拉起梅之焕的手说:“信天老弟,咱们自打麻城一别起,有八年没见面了吧?”
“可不是,整整八年,想不到孟暗兄如今却精神矍铄,而且却是老态龙钟了!”
李邦华知道自己这位老弟被冤枉的事情,也知道他被崇祯皇帝罢官不再启用的过往。
他说:“信天老弟,咱们老友见面,这次定要一醉方休,这位想必便是黄州知府史大人吧?”
史缵烈没想到眼前这位精神抖擞的老人还真是大明朝的前兵部尚书,心里那是震惊不已。
听到李邦华喊他,当下赶紧行礼道:“史缵烈见过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