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甩手就把一个景德镇官窑出产的青花瓷茶杯给扔了个稀碎,后世一件价值百万的古董直接变成了渣。
发完了火,崇祯的脑子冷静了下来,他叫来献策给他的钱士升。
“钱爱卿,熊文灿上来奏折,爱卿看看吧!”
钱士升接过太监递来的奏折,一字一字的慢慢看完。
看完奏折内容后,钱士升惊讶的对崇祯问道:“陛下,梅之焕投敌了?”
“熊文灿亲笔信,他接到了梅之焕给他的信件,说他已经在莫贼手下效力了。”
“想不到梅之焕年过花甲,居然还能做出这种背主求荣的事情来,真是晚节不保!”
“乱臣贼子,他有什么晚节,来人,传旨锦衣卫,诛梅之焕九族,悬赏梅之焕人头,不杀此贼,难消朕心头之恨!”
皇帝发话,底下的臣子自然得记着,身边的太监很快便把旨意传给了锦衣卫。
等太监走后,钱士升对崇祯说道:“陛下,看来诏安的事情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崇祯听到这话,满头问号,他问钱士升:“爱卿,你莫是老糊涂了?这莫贼狮子大开口索要银两,国库如今空空如也,哪有银子给他?”
钱士升微微一笑,拱手说:“陛下,不怕那莫贼提条件,就怕他一口回绝诏安的事啊!”
崇祯一听这话,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那爱卿认为,这诏安可行?”
钱士升点了点头,“完全可行,这莫问虽然狮子大开口,但是朝廷诏安他,不过就是一笔交易而已。
民间做买卖的有句行话,叫你可以漫天要价,我便坐地还钱。
咱们现在就是在跟莫贼做买卖,而且是一桩天下最大的买卖,这买卖要是成了,朝廷便能换得最少两到三年的喘息的时间。
谷大明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了,想要剿灭中原的流寇,朝廷必须有充足的时间练兵,剿匪才行。
这莫贼既然已经提出了条件,那咱们大可跟他讨价还价一番,陛下,可下旨给熊文灿,给他一个底线,让他在此底线之上跟莫贼谈判。”
“爱卿认为,咱们的底线应该是多少?”
钱士升想了想,伸出三根指头说道:“三万两,朝廷每年给那莫问三万两银子,并且勒令他必须交还宗室诸王,至于这江南总督的职位,可以封给他,但是朝廷一不发俸禄,二不赏锦袍,品秩为正一品便可。
咱们虽然承认他江南总督的名号,但是其实只给他一颗大印而已,这大印回头咱们还能随时宣告作废,那这江南总督也就等于没封,如此朝廷的脸面也算保住了一些。”
听完钱士升的话,崇祯欣慰的点了点头。
“爱卿所言甚是,这诏安的事情就交由爱卿去办吧,你大胆放心的要熊文灿去谈,先稳住那莫贼,等朕灭了中原的李自成,回头再慢慢消灭他!”
得了崇祯的首肯,钱士升心中大喜,他高兴的退出了御书房。
回内阁的路上,钱士升遇到了前往御书房找崇祯的温体仁。
看到温体仁路过,钱士升恭敬的给温体仁拱手行礼道:“见过首辅大人!”
温体仁看到钱士升红光满面,便打笑道:“抑之这是遇上什么喜事了,怎么红光满面。”
“国家离乱,哪里能有什么喜事,首辅真是说笑了,首辅这是要去找陛下么?”
“嗯,抑之刚从陛下那出来吧?可是为了诏安江西莫问的事情?”
“是啊,那莫问狮子大开口,给朝廷开了每年六十万两的军费,还要求用银钱赎买宗室,陛下为此震怒,特命我前去商讨!”
听到这话,温体仁不禁说道:“江西莫问实乃巨寇,抑之,你我同朝为臣,又是知己,不瞒老弟,愚兄认为,诏安实乃是一步臭棋,不过眼下江南局势糜烂,朝廷又无兵可用,老弟的诏安之策只是缓兵之计耳,还是要做好与那莫贼决战的打算啊!”
“首辅说的是,我这诏安不过是拖延之计而已,给朝廷争取个几年时间,希望卢象升洪承畴能够快速剿灭李自成等贼,早日肃清中原,如此方能腾出手?与那莫贼一交高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