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罗云泽亲口承认,其实罗振华在把罗沐泽送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万分纠结,觉得自己对这个儿子过于残忍,想着要不要把他召唤回上海。

那时候的罗氏商行处在一个高速的发展期。罗沐泽好歹也是念过大学的人,回来商行做事,也算他们三个人“上阵父子兵”。

结果没多久就闹出了罗沐泽喜欢上了一个日本女人,还要同她结婚的事情。把罗沐泽气的差点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也彻底停掉了对二儿子在日本留学的资金援助。

罗夏至也好奇地问过罗云泽,为什么罗振华这么看不上日本儿媳妇。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十几年后,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关系还没有闹到那么水深火热的程度,甚至国内有很多有识之士早年都是在日本留学深造的。

比如他们绍兴的同乡:鉴湖女侠秋瑾女士,还有之后的迅哥儿等人……娶一个日本女人,也算不上什么罪大恶极吧。

这时候罗云泽才告诉他,原来罗振华刚来上海滩讨生活的时候,在一家油漆店做伙计,油漆店的老板对他有知遇之恩。

那位老板看中罗振华长得气派,也能说会道,临危不乱,经常带他出去谈生意,见世面。那时候,也是罗振华整个青年时期最开心的日子。

但是后来油漆店的老板因为在和日本人开的油漆行的竞争中领先,承包下了包括重漆城隍庙、玉佛寺在内的好几个大工程。

没想到日本人怀恨在心,趁夜里放火,将整个油漆店付之一炬。不但烧死了老板,差点把当晚在店铺里睡觉的小学徒罗振华也给烧死。

从此,他们的父亲就恨上了日本人。

这也是为什么罗氏商行之后的生意近乎遍布全球,但是却很少碰日货的原因。

经过这么一番解释,罗夏至才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不由得又联想到了如今伫立在时迈百货斜对面的九层楼高的樱花百货,不也是建立在笑笑那位周姓小朋友全家的血泪上的么……

这还只是“家仇”,远没有达到“国恨”。

一想到那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和战争中日本人的罪行,罗夏至忍不住闭上双眼,强忍悲愤。

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的血债,真的是数也数不清了。

话再说回他那个二哥。

依据罗云泽对罗沐泽的了解,这家伙几次在罗夏至手里吃瘪,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关键是丧失了在日本人那边的信用。

这个家伙性格阴狠毒辣,之后一定会用更加恶劣的手段来对付罗云泽和他的时迈百货。

什么“兄弟之情”、“同宗之义”,在一个都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小人眼里,压根算不上什么。

“我听说,大椿商社的社长,要求他女儿和你二哥离婚,然后尽快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