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叫还在排队没领到粥的难民放了心,也叫不怀好意的难民收了心。一个白日过去了,两锅轮流煮着的粥,尽数领完。
易瑶抹了抹额头的汗,看了一眼疲惫的大家,安抚心神道:“今日多谢大家帮忙了,所有参与施粥的小厮丫头婆子,这月的月钱翻倍,还有各位禁卫军大哥,辛苦你们了,若是不嫌弃,今日晚饭就在我们府上用吧。”
“不了不了,”赵元摆了摆手,连忙推辞,“我们身穿禁卫军的衣服,不好进将军府,还是各自回家吃饭吧,郡主的好意我们真的心领了。”
他倒是不怕这一顿饭麻烦,而是怕吃了这一顿,会给将军府带来麻烦。京城多少人的眼睛盯着,要是将军府请了他们吃饭,这话传到了皇上耳朵里,不知道会编排成什么别有用心的阴谋。
“那这份恩情,我就记下来,来日各位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到将军府来找我。”易瑶自然明白赵元的意思,便顺着他的话,接了下去。
易瑶进府,穿过长廊,便听到易长风和宁氏二人,似乎在争吵什么,她走了过去,轻声问道。
“阿爹阿娘,怎么了?”
宁氏揉了揉眉心道:“没什么,只是小事,你那边施粥怎么样了?”
“今日份的都送完了,府上的粮食还能撑几天?”易瑶问道。
宁氏伸手放在她的肩膀上:“这倒不妨事,咱们底下的庄子所有的收成,我都叫人送到府上了,撑过一个月是没问题的。”
半天没说话的易长风,垂着头,极其丧气道:“我怎么就不行了?我才四十多,宝刀未老,那日大街上的小混混,我一脚踹翻五个。”
易瑶听父亲这话,算是明白了。看样子,父亲还是想去边疆帮忙,也是,前几日大哥的信又来了,上面说,西南来势汹汹,这回怕是难对付。
就连掌管十万易家军的大哥都觉得很难对付,看来这次边疆一战,真不是一桩简单的小事。易瑶想到容勋此次正好去的是西南,不免心中多有担心。
宁氏斜睨着易长风,冷哼道:“是,你一脚踹翻五个,回来后脚就扭伤了仨月,天天靠着我扶上扶下,易长风,我告诉你,人要服老,你的青春已经不在了,就别逞能添乱了行不行?”
易瑶楞了:“阿爹,原来你脚是这么扭伤的。”
“唉,你别听你阿娘胡说,她就是舍不得我去边疆,”易长风伸手扶额,没想到夫人竟然直接拆穿了他,老脸微带羞赧,嘴上还是赤头白脸的为自己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