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虽是绝密,不过当时赵次珊已知自己必死无疑,于是便在自尽之前将此事原原本本用血写在一方布上,交给我,那封血书我是倒背如流,只可惜不能随身携带,不然的话给你瞧一瞧。赵次珊给你的那些银子是笔巨款,大数目,对不对?”
端锦顿了顿,看了龚清秀一眼,又道:“那些银子还有个名堂,叫做‘复国基金’,对不对?这是赵次珊跟洋人学的名词,对不对?”
这一连串的“对不对”问下来,那龚清秀更是惊讶不已。
“如此说来,你果然知道这‘复国基金’的事情。”
龚清秀又向几人拱了拱手,问道:“不知诸位是如何逃出军政府大狱的?我听说成都城陷后,所有总督府幕客全都被革命军抓走,不知那些幕客是否也逃出来了?”
“我们关在华阳,实不知赵次珊的幕客关在哪里。至于如何我们是逃出大狱的,此事以后再与你说。你先跟我说,赵次珊到底给了你多少银子?”
端锦两眼一眯,似笑非笑的望着龚清秀。
“这个……既然都是自己人,我就实话跟你们说。赵宪台本打算分派多位亲信主持这大清国复国事宜的,在下只是打前站,赵宪台只给了我二十万两银子,叫我先去北方,本来说好了,以后还有银子汇过来的,但没等汇票送来,成都已陷,所以我手上只有二十万两银子。”
听了龚清秀的话,几人都是精神一振,贵山、额勒登布两人更是眉开眼笑,直到这时,他们才明白端锦为什么要专门到天津华界走一趟。
端锦轻轻点着头,赞许的说道:“赵次珊果然是找了一个忠义之人,当初赵次珊告诉我的也是这个数目,二十万两库平银。清秀啊,既然你是个实在人,废话我也不罗嗦了,这就把那二十万两银子的汇票拿出来吧,咱们拿了银子就去辽东复国,等咱们大清国复国了,你龚清秀就是功臣,少不了要封官进爵的。”
话音未落,端锦已伸出手去,或许是太过激动的缘故,那手竟是哆嗦起来。
端锦的激动是可以理解的,他千辛万苦从四川跑到北方,没有直接去东北,而是冒险来到天津逗留,一则是为了与福岛安正会面,二则是为了这二十万两库平银的复国基金。
虽说有日本人在后撑腰,可是日本人也不傻子,在端锦取得较大进展之前,日本人绝不会大方到给他二十万两银子的地步,便是上次入川刺杀赵北,日本军部也仅仅只拨给他数千两银子,简直像是在打发叫花子,而行刺行动失败之后,日本军部不得不收敛几分,如此一来,筹措经费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当端锦得知二十万两银子就摆在自己眼前的时候,更是对赵尔巽当初的“深谋远虑”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次珊啊赵次珊,你果然深谋远虑!若是大清国复国,你赵次珊就是我大清国的第一忠臣、第一功臣!就凭这,你赵次珊就能追封公爵!……赵北啊赵北,你这反贼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你苦苦追究的那路款亏空已变成了我大清国的‘复国基金’了!”
端锦心里美滋滋的琢磨着拿到这笔复国基金之后如何使用,是购买军火,还是收买草原马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