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

其实也没有多少真正的重型装备,空降兵的技术条件限制了他们所拥有的武器种类,现在空降兵部队所装备的最有威力的武器就是127毫米重型迫击炮,这种迫击炮是以前那种150毫米迫击炮的缩小版,威力较强,但是重量却比较轻,非常适合空降兵使用,除此之外,剩下的“重型武器”就是喷火器、机关枪和遥控地雷了,至于伞兵们的单兵装备则以冲锋枪为主,不过这种冲锋枪与陆军所装备的冲锋枪有所不同,这种伞兵冲锋枪不使用弹匣,而是使用弹鼓,装弹量七十颗,火力持续性相当强,不过也比较重,因此,在平时携行的时候,枪上是不装弹鼓的,弹鼓装在帆布弹袋里,每个士兵随身携带四个弹鼓,只有作战时才将弹鼓装在枪上。

即使是这样,伞兵们的全装重量仍然非常惊人,几乎已到降落伞承重极限,为了尽量减少重量,伞兵们通常不会在战斗中戴钢盔,而是戴一顶皮帽,与飞行员所戴皮帽比较相似,也装备风镜。

中国的空降兵部队是经受过实战考验的,但是像这次“填鸭行动”这样的作战行动还是第一次,而且还是在深入敌方纵深的情况下作战,一旦战斗失利,伞兵们将无法取得后方支援,所以,此次行动发起之前,包括祁金彪在内,所有参战官兵均写下决心书,誓言不成功便成仁,所以,这份决心书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军令状。

虽然对于部队的战斗力是信心十足,但是祁金彪还是非常谨慎,在完成了那只口琴的制作之后,他又拿出作战日志,认真的将作战步骤温习了一遍,然后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勾勒战斗画面,看看是否还有遗漏的细节。

就这么闭着眼睛坐在机舱里,耳朵里仍旧是发动机的轰鸣声,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而庙街也一点一点拉近了距离,当正午的阳光投射进机舱之后,驾驶舱的一名驾驶员就走到了机舱,向祁金彪报告目前的位置。

“报告长官!根据侦察机报告,我编队目前已到庙街上空,请示是否空投滑翔机?”

祁金彪睁开眼睛,看了眼挂表的时间,然后点了点头,等驾驶员返回驾驶舱拍发电报时,祁金彪扭头透过舷窗向机舱外头望了过去,很快,他就看到了第一架木制滑翔机松开了机头下部的挂钩,失去了“进步”号的拖曳,那架木制滑翔机立刻减慢了速度,并开始下降高度,飞得虽然有些颠簸,但是还算顺利,很快就穿过云层,看不见了。

与此同时,祁金彪也感觉到了他乘坐的这架“进步”号运输机突然猛的向前一蹿,速度瞬间加快了一些,同时发动机的吼叫声也降低了少许,祁金彪知道,这架运输机后头拖曳的木制滑翔机也松开了挂钩,现在肯定也在下降高度。

这种木制滑翔机也是武汉飞机制造厂的产品,是专门为空降兵部队量身定做的装备,由于没有动力,这种滑翔机可以做得很轻,可以装载十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在拖曳时,跟随拖曳机一同前进,而一旦失去拖曳,这种滑翔机就只能依靠滑翔飞行,而且没有动力,只会越飞越低,即使有上升气流也不可能在空中坚持太长时间,所以,搭乘这种木制滑翔机的降落方式就是机降,而且飞机里的伞兵通常也不装备降落伞,因为没有必要,而且不带降落伞的话也可以多带弹药。

驾驶这种滑翔机降落,不仅需要技术,而且也需要勇气,因为这种滑翔机没有起落架,完全依靠机腹的滑橇在地面滑行,以降低滑行距离,保证安全,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因为谁也不知道降落的地区会出现什么障碍,一丛灌木或者一堆麦草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待遇,如果碰上一堵矮墙的话,伞兵们也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了。

本来,祁金彪是打算搭乘滑翔机进行机降作战的,但是参谋们阻止了他,因为在参谋们看来,让团长乘坐无动力滑翔机太过冒险,毕竟,祁金彪是全团的最高指挥官,他必须负责指挥全部参战部队,所以,最终祁金彪还是坐进了一架“进步”号运输机,准备跟随伞兵们进行伞降作战。

很快,所有的滑翔机都穿过云层不见了,“进步”号机群随即开始在领队长机的指挥下向东转向,飞往海岸地区,准备在要塞上空将伞兵们空投下去。

“准备空降!准备空降!”

一名驾驶员站在驾驶舱舱口,冲着机舱里的所有伞兵叫嚷起来,于是,所有的伞兵都站了起来,将降落伞的拉伞钩挂上悬索,祁金彪也不例外,而且,他也将是第一个跳出机舱的人。

由于是低空伞降,伞兵们就依靠拉伞钩开伞,而在伞兵们跳伞之前,前头的那些轰炸机已经开始向地面空投伞兵们的重型装备,一只只沉重的铁皮箱被飞行员们扔出机舱,在天空中拉出朵朵伞花,依靠那些重型装备的降落轨迹,运输机编队的领队长机确认了风向和风速,于是在调整了航向之后,就通过无线电台向所有运输机发出伞降信号。

“咱们地面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