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

祁金彪将双手搭上机舱门的门框,扭回头先向身后的伞兵们喊了一声,然后双臂一用力,整个人已飞出机舱,迎着那强劲的风向下栽去,在落下一段距离之后,背在身后的主降落伞终于拉开,一朵伞花绽放在空中,距离地面只有两百公尺,这就是低空伞降。

很快,天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降落伞,密密麻麻,由于距离地面很近,所以,伞兵们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落在了地面上,并立即卸下降落伞包,开始整理武器,并相互聚拢到一起,开始寻找那些空投下来的重型装备。

祁金彪是在一棵松树边落下的,降落伞差点就被挂在了松树上,降落之上,他也立刻卸去降落伞包,并整理了一下冲锋枪,装上了弹鼓,然后从军装口袋里摸出那两枚勋章,郑重其事的挂在了左边胸口。

等忙完了这些之后,祁金彪才抬起头向远方眺望,那座灰色的要塞就在一千公尺之外,而伞兵们的降落似乎并没有引起要塞方面的关注,要塞依旧寂静。

就在祁金彪向附近的一只装备箱奔去的时候,他听到了枪声,扭头望去,发现那些负责攻击要塞的伞兵们已经发起了进攻,实际上,刚才的伞降行动中,一些伞兵直接就飘到了要塞附近很近的地方,反应迟钝的俄军士兵直到他们开始冲向要塞时才开枪射击,不过此时,伞兵们已经冲到了冲锋枪的有效射程之内,依靠冲锋枪那猛烈的火力迅速压制了要塞上的步枪火力。

庙街要塞是一座建于十九世纪后期的海岸要塞,其主要作用不是应付来自陆地上的敌人,而是应付来自海上的敌人,因此,要塞面朝陆地的方向基本上没有重型火力,所有的大炮都指向大海那边,而这,也是伞兵们为什么如此迅速的冲向要塞的主要原因。

很快,祁金彪就指挥士兵将第一只装备箱打开,从里头取出一门127毫米重型迫击炮,并迅速将迫击炮组装起来,然后立即向要塞实施了压制性射击,在炮火的掩护下,近战伞兵们迅速用遥控地雷炸开了要塞的一个通道,并冲进要塞,由于事先已经买通了要塞内应,所以,当伞兵们冲进要塞之后不久,拉斯普廷就被人带到了伞兵们面前,对着照片确认之后,伞兵们迅速将拉斯普廷带出了要塞,掩护他向海岸冲去,而祁金彪则率领另一支部队继续对要塞实施火力压制,同时等待那支机降庙街阻击援兵的部队赶来会合。

这场战斗进行得相当顺利,而且用时很短,当庙街的俄军赶到要塞的时候,祁金彪已经指挥伞兵们全身而退了,在整场战斗中,中国伞兵只有五人阵亡,数十人负伤,可谓是大胜,而且就在当天下午,中国伞兵就登上了那些赶来接应的远洋渔船,至于那位沙俄政府的摄政大臣拉斯普廷则顺利的登上了一艘中国海军的远洋攻击型潜艇,并立即乘潜艇向海参崴方向赶去。

“填鸭行动”就这么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而接下去的,就看沙俄政府内部的势力分化了。

第963章 君子协定

伴着那悠扬的乐曲声,一列满载移民的客车缓缓驶出火车站,这些移民基本上都是从山东、河北、安徽、山西一带过来的,就在这北京火车站集中,然后同乘一辆客车赶去张家口,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就是唐努乌梁海,他们将成为定居当地的内地移民,将来,这些移民中将会出现矿工、农夫、筑路工、建筑工、伐木工、商贩,而在唐努乌梁海的几处关键地区也将建立起几座新兴的工矿业城市,中国的边疆将进一步得到有效开发,国家主权与领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由于这是中枢政府向唐努乌梁海地区的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公费移民,这些移民的主要任务是去建设基础设施,因此,这些移民中拖家带口的人是极少数,多数人都是孑然一身上路的,等到了目的地,他们将住进那种被称为“地窝子”的地窖里,并争取在冬天到来之前修建起第一批真正的防寒工棚和蔬菜大棚,或许到了第二年,移民们才能习惯当地的生活。

中国人一向讲究“安土重迁”,非到不得已,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熟悉的家乡出外闯荡,但是现在中枢政府鼓励国民到边疆去,而且提供的待遇也非常不错,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离开家乡,到那陌生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为了彰显中枢政府对移民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国民的信赖和倚重,每当有重大移民行动展开时,政府部门总会派出重量级官员亲自赶到火车站相送,而今天,亲自赶到北京火车站送别移民专列的正是赵大总统本人。

现在,虽然火车已经快驶出火车站了,但是赵大总统还是站在站台上,向列车的尾部挥着手,面带微笑,而站在他身后的那帮内阁各部派来的送别代表也都是同样表情,无论真情假意,至少这姿态是做足了。

等火车的车尾完全看不见了,赵北才将举着的右手放了下去,然后接过身边一名秘书递过去的折扇,拼命的扇了几下,总算凉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