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页

中亚联军齐装满员总兵力约105万人,联军司令也仍由塔吉克人米沙夫担任。中亚联军虽然人数不多,但不会划入第四方面军或中国方面军统一指挥,作为独立作战部队,由战区司令部直辖,将作为两大方面军的战略预备队,随时为两大主力方面军提供战术支援。如此可以让第四方面和中国方面军从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发动攻势。

第四个高加索和黑海战区名称没变,但指挥层和编制都有少许调整。

战区司令仍是梁忠诚元帅,不过因为这个战区将会动用海军,所以战区参谋长由海军参谋长范·德维克前往接任,原日本特遣第二军的司令刘伏云上将则改任战区政治部主任。

高加索战区辖阿拉斯加第六方面军及土耳其方面军和保加利亚方面军,地中海舰队将不再归入第六方面军统一指挥,直接单列由战区司令部直辖,另外北也门将派出一个团参战,因为部队太小,直接划入了第四集团军的13师指挥,不算入战区直属序列。

其中第六方面军辖第4、15、43、44四个集团军,加上海军陆战队第5、6、11、12、13、21师、装甲6师、炮兵7师、骑兵4师、空军8、9师,日本特遣第2军,合计总兵力高达61万人。第六方面军的作战方向主要在高加索东部,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塞,还有外高加索东部,基本沿里海西岸前进,包括埃里温、巴库、格罗兹尼、马哈奇卡拉都是其基本攻击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要兼顾地中海各领地的防务,所以第六方面军并不可能全军参战,至少会有不下一个集团军的兵力留守。若战事顺利,可以采用休整的方式轮流留守,若战事不顺就难说了。

由于梁忠诚元帅不再兼任方面军总指挥,所以方面军总指挥由原预计不参战而留守的地中海联指司令顾项鹏大将兼任,方面军参谋长则由第四集团军的老资格参谋长韦分田上将担任,政治部主任由地中海联指政治部主任奥巴斯上将兼任。

而地中海舰队全体算入高加索战区参战序列,并将与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舰队组成联合舰队,由战区参谋长范·德维克直接负责指挥。他们的对手自然是苏联黑海舰队,同时也会负责从海上攻击沿海苏联城市,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等等。航母的海航部队还能直接攻击苏联内陆重镇。

土耳其方面军数量约为三十万人,作为主力,他们主要是沿黑海东岸推进,包括格鲁吉亚、外高加索的索契、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都是其主要攻击点。当然对土耳其军队的战力阿拉斯加没有足够信心,所以在战事当中,这个战区到时交叉支援作战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另外保加利亚方面军的数量约为二十万人,考虑到高加索苏军实力较强,所以保加利亚方面军将作为战略预备队存在,随时为第六和土耳其方面军提供战略战术支援,另外有机会的话,他们还将可能直接由地中海舰队运送,在乌克兰的克里木、刻赤等地实施海上登陆突袭,分担主战场的压力。

第五个则是西北战区,也可称为芬兰战区或波罗的海沿岸战区,这个战区最高指挥官原是由芬兰元帅曼纳海姆兼任,因为此前是在芬兰本土作战。不过现在则及有可能将转为反击对外作战,曼纳海姆年事以高,加上其在国内还担任重要职务,因此不宜再担任这个职务,而芬兰除了曼纳海姆这个老帅外,也没有其他合格的将帅能担起此重任。因此最后由阿拉斯加方面抽调了原第一方面军总指挥朗·帕多元帅和副总指挥巴斯图尔克大将乘b17轰炸机并在一个闪电战机联队的护送下横跨苏联北部飞抵芬兰,正式接过西北战场的最高指挥权。

如此新的西北战区由朗·帕多元帅任战区司令,巴斯图尔克大将则担任战区参谋长,而原日本特遣第1军司令庞和平上将则担任战区政治部主任,庞和平虽然多半担任指挥类职务,但也曾担任过团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现在任战区政治部主任也不算新手。

西北战区辖阿拉斯加第7方面军和芬兰方面军,另外还有1个挪威师和1个瑞典师,同时目前驻扎在挪威海域的北太平洋舰队蒙特利尔号航母编队及东太平洋舰队自由号航母编队也算入战区作战序列。

阿拉斯加第7方面军就是原来的援芬志愿军,现在阿苏战争已经发展到这一步,挪威和瑞典也正式加入了海约组织并参战,军队在这两国过境也完全不成问题,所以已经没有必要挂羊头卖狗肉仍叫什么志愿军了,直接改组为第七方面军。(这个番号原属中国方面军)。

第七方面军辖第24、45、46、47、48五个集团军,加上海军陆战队第1、4、19师,日本特遣第1军及新组建的炮兵9师,共计兵力达60万人。

由于西北战区其他部队实力较弱,兵力较少,所以该战区主要作战任务都将由第七方面军负责,包括北冰洋港口摩尔曼斯克,卡累利阿地区、拉多加湖、扎沃茨克地区都是其攻击范围,当然最重要的圣彼得堡(列宁格勒)是西北战区要承担的头号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