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婧听完养马人解释完西域战马与那些河曲马的不同之处后,刘婧的一句自言自语让林斌呆住了。
“你说什么??想与匈奴人作战便需要比河曲马更加优秀的战马,所以必须得到西域的战马?”
林斌听完心下骇然,他可是知道说汉国在张赛出使西域后,还真的对大宛发动了一场‘夺马之战’,现在刘婧又发出了这么一个言论,足以证明皇家果然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竟然能从这么一件微小的事情判断出那么多东西,都还没有和匈奴开战就把目光盯上了西域的战马,可以想象若是刘婧把这样的信息发回长安,不知道又将引得天子勾起什么心思。
所谓河曲马,其实就是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出产的马种。而现在这些个草原都是属于匈奴的领地,所以按照现的习惯应该叫匈奴马,这种马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比之汉国仅有几个牧场出产的战马来的优秀,这也是为什么汉国野战弱于匈奴的原因之一。
刘婧感慨一番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你可有事瞒我?”
看到林斌爱抚战马鬃毛的动作一僵,这更加让刘婧认为林斌肯定是有什么事没说。皇家最不想看见的就是被欺骗,刘婧自然也不例外,她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无比,再一次发问。
林斌比谁都知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话。他调整一下心情,知道不能笑,应该保持平常那副面无表情的神态,这才缓缓转身“瞒?哦!你是说我下令骑士冒雪在外警戒的同时,让他们适当加大范围查看有没有猎物是吗?”
刘婧默不作声地盯视林斌的双眼良久,突然叹气,“本宫可容你,乃是因为你对本宫有大恩,莫要做得太过了。”作势转身而走,身形一顿,“明日乃是冬至节,莫要忘记了。”说完这才真正离去。
林斌看着刘婧远去的倩影,“恐怕瞒不过她……”等待不见倩影,这才喃喃自语:“冬至节是什么节?”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冬至大节(一)
林斌看完了战马,颇有些心疼那些在战场上或丢或死或伤的马匹。
最强盛时,林斌麾下有近一万五的马匹,但并不是说它是马就能让人骑着打仗,战马之所以是战马那是因为马儿经过特别的驯服。没有经过驯服的马不能骑跨,因为一个不甚马就会受惊乱跑,这样不但无法骑跨杀敌还乱了自己的骑阵。
上次战后公孙宏汇报还有马匹七千余,其中只有近两千余匹可以提供骑士骑跨作战,李息走后又留下近四千余匹,这四千余匹战马皆是羌族骑兵的坐骑,也就是说不用经过驯服就能用于作战的战马。现在林斌可用战马有六千余,其余都是驽马。所谓驽马,是一种跑不快的马,专门用来驮运物资的劣等马。
汉初流行为战马阉割,使其不至在战场上发情,这当然是有利于作战,但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高大神骏的战马一代一代被阉割,这一代高大的战马阉割了不可能再有后代,好的战马被阉割之后选择次一等的战马再次阉割,阉割到了最后再也没有了适合让骑士骑跨的战马,所以等好的战马都被阉割后,直至宋就再也没有了重骑的编制。
林斌原以为羌族的战马应该全是骟马,亲自查看后,欣喜的发现羌族的战马并没有去势(阉割),并不是骟马,觉得要是有条件的话,进行繁殖也不是不可行?当然,这需要时间。据他的理解,汉国的战马都是一些骟马,这是因为担心在作战时战马发情无法骑乘,也是害怕战马发情被敌人的母马诱引,这才选择了阉割。战国时期就发生了一件趣事,那便是吴国的战马被敌方的母马引走,导致吴国骑士无马可战从而投降的怪事。
出了城南的马场,林斌转向城东,那里是正热火朝天地赶制甲胄和兵器。甲胄自然是不需要再进行复述,唯一要提的是林斌在上次见识了骑士握持刺龙枪冲阵的威力,要求以嫪言为首的治匠们研究出一种适合马上冲锋的长形兵器,嫪言很直接的告诉林斌,马上用的长兵器汉国自然是有,他们会尽快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