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也蛮搞笑的。
去年乡试放榜之后,陶举人是满怀着雄心壮志往南陵郡来的,他盼着自己一朝金榜题名,能够在殿试之上从容答题,让圣上一睹自己的锦绣文章。
事实却是,圣上看到了他所做的证词,还嗤之以鼻。
“且不论孟蔺为人,单就他的脑子,也不可能做出这般蠢事来。”
十三岁通过乡试,十四岁通过会试,乍一听是不是特别能耐?兴许在普通人眼中是如此,但在圣上看来,也就那样吧。
但问题是,会试跟前头几个考试是不同的,一旦通过了会试,就代表着最差也能获得同进士的功名。试想想,才十四岁的少年郎,他本身就有这个才能,若是静下心来再度个三年光景,再下场考试岂不是更有把握?
进士和同进士,这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更别提除了二榜进士外,还有头榜的三甲!
三年不行就再过三年,即便是六年之后,魏承嗣也不过才二十岁。假如他真能静下心来认真苦读,保不准六年之后还真能夺得状元之位。可眼下……
圣上不光看了陶举人的供词,也让翰林院那头将几份考卷送了过来。
就感觉吧,这几人的学问也就平平,通过会试倒也正常,但真心没什么亮点。
“倘若真是孟蔺门人,以他的性子必然会压着学生不让其取中。三年后甚至六年后再下场,一举拿下状元,岂不是更能彰显其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