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他们没有买卖官职,但知晓买卖官职之事,有不少还是当中的介绍人,没谁能一次便见到了吏部尚书,多半是一些半高不低的大臣们收了他人好处,再一步步往上推的,虽无买卖之实,却涉案其中,难辞其责。

殷道旭知道关城已经倒了,唐诀恨不得立刻就把他给砍了,也只给了刑部半月时间审问,半月之后,关城一家老小全都要完蛋。

他救不了关城,但那些没有在名单上,却不断被拉去问话的官员,他能保还是要保的。

故而在吏部之事出了七日后,朝中总算安定了些许,殷道旭便请了几个平日里交情不错的官员,在百醉楼设宴,请他们过来叙叙交情。

大官坐着青色轿子,尽量不显财权,没那么大胆的官员,只能穿着一身常服,身后跟着几个能干的人,步行到了百醉楼前。

入了雅间,里外都有人把守,饭菜上桌了,殷道旭才开口道:“近日诸位辛苦了。”

在场牌面大的,自然是殷道旭、周丞生与刑部尚书谭卓之和工部尚书吴仲良了,剩下的也是礼部侍郎、户部里还有两个人,一桌十三、四人,大家互相打了个照面,才知道彼此原来都是依附殷道旭的。

“田绰如何没来?”殷道旭问周丞生。

大理寺卿田绰,是周丞生最得意的门生,如今在朝中威严颇高,去年前户部尚书夏镇行刺一案也是他破的,近日皇帝对他倒是器重,凡是有点儿什么事儿都交给他去办。

周丞生低声笑了笑道:“田绰虽说叫我一声老师,可那毕竟也是六七年前的事儿了,他记得我引荐之恩,我却并未真的帮了他什么,他来与不来,我干涉不了。”

殷道旭知晓,田绰年轻,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拉帮结派,平日里若是周丞生在,他给周丞生面子,最多做到不开口说话,但也绝不会出言附和,性格如此倔强,就怕最终与小皇帝成了一派。

“吏部之事查得如何?”殷道旭问。

“太尉都开口了,那些可有可无的小事,自然也就得过且过了。”谭卓之道。

“唉,小皇帝终究还是变了啊。”殷道旭伸手揉了揉眉尾,他年纪大了,即将年过半百,鬓角生了白发,眉宇之间也有些愁云,尤其是最近朝中之事,风向变动太快,他连抓都抓不住。

“朝中六部,看上去没什么大变动,实则已经有三部入了陛下的手中。”工部尚书吴仲良道:“起先的户部、到后来的兵部乃至如今的吏部,钱库、兵力、官吏变动,如此大的三样都成了他的,咱们以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

“今日找诸位来,不过是叙叙旧,联络联络感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将事情办妥,陛下发难不到咱们头上的。”周丞生一句话将这压抑的氛围化解,殷道旭朝他看了一眼,没开口,等到一餐饭结束,诸位大臣都离开了,殷道旭才问:“你可是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