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入我门中,当解其困厄,谈不上见识。”罗清合十念了一声,随即从容说道,“不知道三位贵人见召,有何吩咐?”
马永成当即嘿然笑道:“你僧不僧,道不道,在京城如此招摇,就不怕人以蛊惑人心为由,抓了你下狱?”
“小可早年间曾经出家为僧,奈何佛祖不能解小可身上苦痛,更不能解心头困厄,所以小可便在数年皈依之后离开了佛祖,云游天下寻求大道。历经几十年漂泊,这才感悟大道到了京城。至于蛊惑人心,小可传道途中已经无数次吃过这罪名,下狱也已经好几遭了,早习惯了那些人的诋毁。”说到这里,罗清便淡淡地说道,“信便信,不信便不信,一切随缘。”
舌粲莲花的道士僧人,三人都见过不少,因而对于罗清的处之泰然,反倒让他们更信了几分。马永成索性请罗清讲了一段经,听罗清不提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只讲人世间百般苦,只讲有朝一日解脱还乡的无边安乐,自幼入宫受尽苦痛的他不知不觉便生出了共鸣来。不单单是他,就连早就听过此说的罗祥,以及乍闻此说的魏彬,也都不同程度为之动容。
即便位高权重,思乡原本就不可避免,而那种儿时的懵懂快活,如今再富贵也不可得了!
一番教义听得三人感受各异,而之后魏彬有意请罗清推休咎时,罗清郑重其事道出的一句刀兵不祥,提防横祸,却让他一下子变了脸色。马永成顿时忍不住了,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三人平日同进同出,做的事都多半一样,你说老魏提防横祸,那你上一次说老罗近日会有横财天降,那又是何道理?”
“人不同则运不同,纵使事同也是枉然。如同大人,近日便有福延子侄之喜。”
就这么截然不同的批言,马永成魏彬罗祥回宫之际,面色心情就全然不同。被批了会有横祸的魏彬一句话都不想说,上马出了直街就打马往前风驰电掣,后头的马永成罗祥一个不留神没叫住人,下一刻人早就没影子了。两人对视一眼,一个苦笑说老魏就是这性子,一个摊手道人有旦夕祸福,心里却都不免存下了一丝犹疑。然而,等他们回到西安门,却得知魏彬并未回来,顿时都有些奇怪,可也没理论,打了个招呼就各回各的衙门。
直到晚间,两人方才先后得到消息,道是魏彬纵马疾驰往城外去,结果因为恰逢府军前卫操练军马,他马失前蹄直接栽到了路旁沟里,所幸救得及时,也就是惊吓之外崴了脚,若再跌得狠一些,兴许连命都没了。这时候,马永成和罗祥顿时齐齐打了个激灵,随即慌忙去见魏彬。果然,两人在那里碰头一遇到人,魏彬就在那大骂罗清妖人,他们俩安慰了两句就赶紧退了出来,结果才到马永成那司设监的门口就遇着了瑞生。
“马公公,罗公公。”
如今瑞生日日随侍在朱厚照身边,反倒是他们八虎各自有各自的职司,不能像从前那样日日在御前伺候,因而马永成和罗祥见瑞生恭敬行礼,马永成顿时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哟,什么风把最是大忙人的小瑞公公吹到我这破衙门来了?”
“是皇上命小的来对马公公说一声。”瑞生说着就对马永成又行了个礼说,“之前皇上答应了马公公,升您兄长马钺的官职,结果旨意下到兵部的时候却出了岔子,错写成了您的从兄马钊,兵部已经报了上来。皇上说,既然是喜事,索性双喜临门,也懒得改了,马钊实授锦衣卫百户,马钺也一样实授锦衣卫百户。”
一听这话,别说是罗祥愣住了,就连本该大喜过望的马永成也呆在了那儿。瑞生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见两人一丝喜色都没有,他便小心翼翼地问道:“马公公罗公公,莫非这有什么不妥?此前他们都是冠带舍人,如今都升迁了,是好事啊!”
“是好事是好事!”罗祥这才回过神来,打了个哈哈便在瑞生肩膀上重重拍了一巴掌,“你回去见皇上,老马一会儿就亲自回去谢恩!”
等瑞生答应一声去了,罗祥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看着马永成说道:“好了,你别发呆了,这样的大好事也就轮着你马家,这下你几乎和老刘老张他们并肩了,老刘封了三个侄子,老张是两个兄弟。快去谢恩吧,这事儿给说准了,总比老魏倒霉了好!”
“好是好,可真太神奇了些!”马永成终于回过了神,苦笑一声就冲着罗祥点点头道,“总之下回得去好好领教领教这位罗大士的传道,这会儿我先走了,也不留你在司设监坐,有话咱们回头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