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崭新的思路让两人激动地聊了半宿。一个知命之年,一个花甲之年的人,一夜未眠都不觉得疲倦,只感到心头热血沸腾,仿佛回到年轻时,浑身都有着用不完的劲头。
周庆山呵呵了一声,“难怪那丫头总说有办法缩短工期。”
这本资料的壳子看起来很眼熟,不就是林红樱在伟建机器厂时经常写的笔记吗?
原来在伟建机器厂的时候,她就想到这个办法。但愣是等到抽调去了第一机器厂,她才把这个方案交上来。
原以为是个画出来的大饼,没想到却是真的有可能提前生产。
两人讨论了半宿的有资质的军工厂,圈出了十来家军工厂。
下半夜,周庆山和安邦国分别打电话给他们看中的这些军工厂,约谈开会讨论要事。
清晨,一缕霞光划破昏暗的夜。
第四管理局的夏局长再次致电安邦国,“昨夜我打电话把这个新的思路与机械部几位元老的交流,他们讨论过后表示思路不错,很有可行性!”
夏局长语重心长地说:“之前咱们华国为了引进毛熊的技术,成立了中央技术管理局,专门设置了标准化规格化处。
两年前技术委员会批准机械科学研究院制定了第一批国家标准,零件标准化的工作我们机械部一直在推进。昨晚听到你说零件标准化,我很高兴。”
“我这边有专家是制定第一号国家标准GB1的参与者,他们很支持标准化工作,对你们的模块化生产很感兴趣,如果你有需要,可以从京城过来协助。”
安邦国听得直点头,“我还记得那件事,我参与过零件标准化大会。”
当时主要是为了毛熊援助工业而制定的标准,制定的第一批零件的标准并不多,当时没有多想。现在看来,它一旦同模块化生产联系在一起,就能产生巨大的威力。
简直堪称工业最奇妙的化学反应,能够成倍地增加效率!
电话中传来夏局长乐呵呵的声音:“拖拉机生产是一件大事,你们尽快联系专家,召开工业机械零件标准讨论大会,约谈符合资质的军工厂!”
安邦国得到组织上的支持,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与包括122厂在内的十几家军工厂、民用机械厂取得联系,召集开会。
……